首页>要闻 要闻
我国第一个人工智能规划问世 2030年有望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新华社北京7月20日电(记者陈芳、余晓洁)国务院近日印发我国第一个人工智能规划——《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这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规划,对人工智能发展进行了战略性部署,确立了“三步走”目标,力争到203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三步走”是: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产业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意味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加速向制造业等行业渗透,来推升新经济,向智能化加速跃升。”科技部部长万钢说。
人工智能,这个诞生至今已有60多年的概念,正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推动下深刻改变人类生活。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新一代人工智能将改变世界。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伯虎表示,“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时代正在到来,而“智慧云制造”是云计算在制造领域的落地和拓展,是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制造”行动计划的一种智能制造模式和手段。
专家和人工智能业界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正进入新阶段,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和智能操作等特征。与所有颠覆性技术一样,新一代人工智能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统筹谋划、科学引导。
多年来,国家科技计划持续支持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取得重要进展。应该看到,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世界领先国家相比仍存在差距。比如,缺少重大原创成果,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重大产品与系统、基础材料、元器件、软件与接口方面差距较大;科研机构和企业尚未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态圈和产业链,缺乏系统超前研发布局;尖端人才远不能满足需求。
规划要求,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国防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能力为主攻方向,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把握人工智能技术属性和社会属性高度融合的特征,坚持人工智能研发攻关、产品应用和产业培育“三位一体”推进,全面支撑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
针对薄弱环节,规划强调,一方面将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从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部署;另一方面,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人工智能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可能带来改变就业结构、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侵犯个人隐私、挑战国际关系准则等问题。专家建议,最大限度降低风险,确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地发展。(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人工智能规划 2030年 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