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财政部:去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比预算下降23.5%
今天上午,财政部作为第一个中央部门公布了2016年度部门决算,中央其他各部门今天将陆续晒出年度账本。从财政部汇总的数据可以看出,老百姓比较关心的“三公”经费在2016财政年度继续下降,与预算数相比,降幅达到23.5%。

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支出48.25亿元,比预算数减少14.85亿元,减少23.5%,比2015年减少5.48亿元,下降10.2%。其中因公出国(境)费用18.19亿元,比预算数减少2.08亿元,减少10.3%,比2015年增加0.75亿元,增长4.3%,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25.87亿元,比预算数减少8.54亿元,减少24.8%,比2015年减少5亿元,下降16.2%,公务接待费4.19亿元,比预算数减少4.23亿元,减少50.2%,比2015年减少1.23亿元,下降22.7%。可以看出,除因公出国(境)费用因国际交流增加比2015年小幅增加外,“三公”经费支出总额及明细金额均比预算数和上年数大幅减少,这主要是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三公”经费只减不增要求,大力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今年的决算公开,把经济性分类支出归到一张表上,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出来,这个钱都花到了哪些费用类别上,比如用在教育上多少钱,用在教育上的这些钱有多少钱用在校舍建设上,有多少钱用在教师工资上。
据介绍,今年公布的国有资产占用情况更为明细。中央部门设备信息将由往年的公开单价200万元以上大型设备,细化为公开单价50万元以上通用设备和单价100万元以上专用设备。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政府的部门,财政拨款怎么花的这是现金流,这些现金有的会转化为资产,这些资产保有的情况如何也应该在公众做一个交代。等于今年决算把这块又规范起来了,反映出我们决算更加全面。
各部门的钱花多少,怎么花是由支出政策决定的,今年的决算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更为积极。在继续汇总公布预决算政策的同时,首次“打包”公布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分预算支出政策文件,从而推动决算公开不仅“能看到”,而且“看得懂”、“能监督”。
新闻链接:中央决算公开部门数量逐步扩大
从2011年90个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决算起,今年已经是第七个年头,公开的部门数量由2011年的90个部门扩大到2016年的102个部门,公开内容逐年细化。
2011年,90个中央部门首次向社会公开了决算。
2012年,98个中央部门首次在一天时间内公开了决算,首次随决算公开了“三公”经费和行政经费支出统计数。
2013年,在上年基础上,首次公开了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结转结余情况;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2个类级支出首次细化至项级科目;首次将当年收支与上年决算数、与年初预算数进行对比说明;首次将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分为购置费和运行费两项进行了说明。
2014年,99个中央部门在一天时间内公开了决算,除涉密信息外,首次将全部支出按功能分类项级科目细化公开。
2015年,100个中央部门在一天时间内公开了决算,首次公开机关运行经费、政府采购支出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公开表格8张,首次公开“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表”。
2016年,102个中央部门在一天时间内公开了决算,首次公开支持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政策落实情况;首次公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情况;首次实现在中国政府网“中央部门决算公开”专栏和财政部“中央预决算公开平台”集中发布中央各部门决算信息;首次“打包”发布决算相关的200多个财务会计政策。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白景明:他把真实情况逐步给反应出来,没有这个情况不能公开,有,就要公开。我们公开的全面性是跟改革的逐步推进连接在一起的。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财政部 “三公”经费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