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火锅店“拍黄瓜”拍出的法律迷思
火锅店21天卖“拍黄瓜”“青椒皮蛋”等凉菜,赚了139元,招来一张行政处罚1万元的告知书!近日,黄埔区一间火锅店因超出许可范围售卖凉菜,被通知行政处罚1万元并没收139元违法所得。"卖个拍黄瓜就要罚款1万块?!"这份告知书在朋友圈流传引起热议,黄埔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表示,该处罚依法依规没有问题。(7月27日信息日报)
“卖个拍黄瓜就要罚款1万块?!”这篇朋友圈的“爆款”来自一个自媒体公众号,为此指责黄埔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务正业",对一家火锅店拍黄瓜进行吹毛求疵、小题大做。获利139元,罚款1万,也让一些网友大惑不解。
其实,厘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就会清楚火锅店被罚并不冤。根据《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第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内容: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应当依法取得许可,并按照许可范围依法生产经营。许可证明文件应当悬挂在其生产经营场所的显著位置。超范围经营是常见的违法行为,各地监管部门也多次予以处罚,该火锅店《食品经营许可证》的备注项目不包含从事凉菜加工销售,属于超过许可范围买卖,群众举报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进行查处,合法合规,并未越权。
不是监管部门吹毛求疵,而是自媒体断章取义。据报道,该火锅店在2017年5月1日至5月21日期间,超范围生产销售"川北凉粉"、"酸辣蕨根粉"、"青椒皮蛋"、"拍黄瓜"、"开胃小木耳"等凉拌菜,气候还算凉爽的5月,20天销售收入139元,如果不加制止,酷暑天气销量大增,若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公众可能又要指责监管部门不作为了。自媒体单单挑出最便宜的“拍黄瓜”来说事,也不谈多长时间、超范围生产销售等客观因素,显而易见是在混淆视听,博人眼球。
不是监管部门小题大做,而是食品安全无小事。常言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盛夏天气炎热高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凉拌菜是民众最爱,但凉拌菜的制作必须保证安全卫生。很多消费者以为只要有营业执照就可以卖任何东西,但其实不同食品对经营场所都有不同卫生条件要求,平常人家尚且知道生食熟食要分开,大批量生产销售凉菜的餐厅必须有干净卫生的专门操作间、需要符合凉菜加工条件、取得经营许可后才可经营凉菜。这是对法律法规的维护,也是对消费者负责。
至于获利139元,罚款1万,也不能单以收入数额大小来衡量。根据《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第六十条规定:违法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5000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可见一万元处罚并非顶额处罚,处于较低维度。对于食品安全来说,罚款并不是简单按销售额翻倍扣罚,如若违规获利139元,罚款数百元或上千元,违法成本过低,则起不到法律威慑作用,最终损害群众利益和法律威严。。
"拍黄瓜"拍出法律迷思。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群众的人身安全与利益的强制性规定,无论是张贴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的程序性规范,还是执法部门对相关法律的宣讲及回应,都呈现出刚性的、严肃的,权威性的法律特点,群众不妨耐心解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小餐厅还是自媒体,抑或是执法部门,都要具备法制思维,要知法懂法,依法行事,方能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不落伍,不犯错。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火锅店 法律 食品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英国首相说英欧本周内将敲定未来关系框架细节
成都大熊猫冬日卖萌
河北集装箱“水铁”联运吞吐量逾19万标箱
泰国将封锁打捞上岸的“凤凰”号以开展调查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