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剥开“伪慈善”的画皮
陕西部分大学生参与爱心支教,到支教点才发现所谓“爱心支教联盟”实为营利组织;河北邯郸一家企业代表人声称为希望小学捐款20万元,举牌合影后扔下2000元不见踪影……近期,媒体陆续曝光的这些事件,让“伪慈善”现象再度进入公众视野。不少人诘问:慈善怎么就成了牟利的道具?“伪慈善”为何屡禁不止?究竟谁该为被“放逐”的爱心负责?
慈善活动本是弘扬社会正气、传递人间大爱的义举,却屡屡被不怀好意者歪曲利用。种种乱象刺痛了公众的神经,既让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心酸,也令行善者心寒,吞噬着社会诚信。
剖析林林总总的“伪慈善”现象不难发现,“伪善者”往往是利用受助者急于受助、行善者乐于助人的心理,为违规组织或商业行为披上假外衣。在花样各异的“马甲”之下,包藏的是假爱心、真营利,假救助、真炒作的“黑心”。
事实上,近年来,为发展慈善事业,国家制定了慈善法,民政部也出台了《慈善组织认定办法》《慈善组织公开募捐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明确了各单位、各部门的监管职责。这些法律法规在将慈善活动纳入法治轨道的同时,也有力保护了慈善活动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
然而,一些“伪慈善”事件背后,也暴露了有关单位执法不严、监管缺位的问题。一些地方或对“伪慈善”组织视而不见,或对“伪善”行为警惕不高、防范不足等,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慈善行为代表着社会的良知,慈善活动帮扶的对象往往是弱势群体,鉴别能力和应对能力弱,揭开“伪慈善”的“华丽外衣”,必须建立惩戒体系,才能防患于未然。慈善活动的主管部门、组织者、参与者需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防止爱心被利用。有关职能部门应切实负起责任,建立一整套慈善活动监管体系和流程,完善社会诚信体系,加大打击力度,让“伪慈善”“假爱心”无所遁形。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伪慈善 慈善 活动 剥开 画皮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英国首相说英欧本周内将敲定未来关系框架细节
成都大熊猫冬日卖萌
河北集装箱“水铁”联运吞吐量逾19万标箱
泰国将封锁打捞上岸的“凤凰”号以开展调查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