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通讯:“英雄城”南昌高擎“军绿”铭刻红色记忆

中新网南昌7月31日电 题:“英雄城”南昌高擎“军绿”铭刻红色记忆
作者 柳俊武 华山 袁汝晶
今天,2017年7月31日,离90年前刺破青天的南昌起义还差一天,军旗升起的地方——“英雄城”南昌,正大块设色,“军绿”铭刻红色记忆!

建军雕塑广场 为城市永续红色血脉
走近建军雕塑广场,入口处的“英雄集结”组雕映入眼帘,巨大的红色五角星下,十几位军人或扛抢,或牵马,或推炮,每一个人物都保持着行进状态。这些形态各异的雕塑,展现了90年前起义军有序地在牛行车站集结的场景。“挥师渡江”组雕临靠江边,一艘大船、两艘小船正在扬帆起航,船上指挥官、旗手、士兵、船夫等形象栩栩如生。中心主雕塑“军旗升起”则以三位起义军战士的形象,立体展现了南昌起义吹响革命集结号,高举红旗打响第一枪的场景。这三组雕塑,以逼真的场景再现了八一南昌起义的完整过程——90年前,起义部队就是在这里进行集结,乘船渡江,发动了震惊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
据了解,建军雕塑广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以一个同心圆为核心,广场雕塑采用“3+6”的设计形式。其中,“3”是指东西布局的“英雄集结”“挥师渡江”以及中心主雕塑“军旗升起”3组雕塑,“6”是指围绕中心主雕塑顺时针布列的“星火燎原”“抗战先锋”“解放全国”“钢铁长城”“精兵之路”“强军兴军”6组雕塑。这些组雕分别以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强国强军新时期为脉络,突出表现了人民军队90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发展历程。

南昌舰永驻泊点英雄城 展出军舰模型讲述海军史
2016年,以英雄城名称命名的驱逐舰——南昌舰退役,历时一个多月、经过6省市、航行了1890余公里,终于于2016年10月抵昌,停泊在该市凤凰洲市民公园水域。今年的7月11日,南昌舰正式进驻南昌人民为它打造的永久驻泊点。
记者在现场看到,舰内的会议室、弹药库、官兵住宿区都进行了复原陈列,观众可以在这里近距离感受南昌舰退役前的状态。南昌舰内将展示“辽宁号”“扬州号”等9个按比例缩小的军舰模型,还将通过展板全面展示南昌舰的辉煌历史,展板包含“缘起白马庙”“初露英姿”“乘风破浪”“英才辈出”“壮丽征程”“国之利器”“赣鄱鱼水情”“城舰共荣”“心向英雄城”“载誉而归”等内容。
作为国产第一代导弹驱逐舰,南昌舰1982年11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在服役的34年里,累计航程17万余海里,闪光航迹,浓缩了人民海军由近海走向远洋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人民海军跨越发展的坚定步伐。今日,广大市民可以登上这座以南昌为名的驱逐舰参观,了解海军历史。
屹立牛行车站与南昌起义展示馆 触摸铁路发展的脉动
与建军雕塑广场相隔不远的牛行车站,是南昌历史上的一个红色地标。1916年5月,“南浔铁路”全线贯通,这是江西第一条客运铁路,牛行车站是南昌的首座火车站。90年前,南昌起义部队就在这里下车,进入南昌。
进入展示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组表现起义军抵达牛行车站场景的大型雕塑,雕塑背后是一幅高5米、宽约9米的大型壁画。值得一提的是,雕塑中的一个火车头造型,在多媒体演示设备的辅助下,仿佛冒出一股股蒸汽,充满真实感。从左边进入展示馆内部,按照时间脉络展示了“南浔铁路 百年沧桑”、“起义部队 挺进南昌”、“南昌起义 牛行战斗”、“红一军团 八一示威”四个单元的展览内容。
牛行车站见证了江西铁路发展的历程,南昌起义部队在牛行车站进行的革命斗争,也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起,市民和游客便可进入牛行车站与南昌起义展示馆参观,通过一份份图文资料和一件件实物,回望那段峥嵘岁月。
一个个红色经典符号与一个个崭新的红色城市地标,固化出独一无二的城市记忆。记者了解到,8月1日,南昌军事主题公园、南昌军事装备展示中心也将陆续对外开放,英雄城南昌将用行动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完)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南昌


智慧电网 点亮天津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
土耳其一教练机失事两人遇难
北约称俄导弹试射不会改变其军演计划
黔张常铁路长湾澧水大桥成功合龙
空军航空兵某团组织跨昼夜飞行训练
阿尔及利亚总理向中国作家莫言颁发“国家杰出奖”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