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强军兴军>英雄人物 英雄人物
冯时:阅兵场上的“钢刀”连长
新华社内蒙古朱日和7月31日电题:冯时:阅兵场上的“钢刀”连长
梅世雄、张明明
7月30日上午,塞北大漠,朱日和训练基地。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隆重举行!
猎鹰盘旋,神兵天降。
18架运输直升机准确抵达各自战位,呈战斗队形快速降落。
“开舱门!”
伴随着一声号令,10名突击队员手持钢枪,依次纵身跃出机舱,26岁的连长冯时最后一个跃出。
在这场新颖独特的沙场阅兵中,中部战区陆军第83集团军某空中突击旅突击一连连长冯时,率领官兵如雄鹰扑地、似猛虎下山,冒着飞沙走石,向预定地域集结。
这位年轻的二等功臣和战友们征尘未洗,出色完成机降突击行动。
16岁考入军校,24岁被原济南军区评为“强军精武标兵”,2次荣立二等功、2次荣立三等功……提起这位与人民军队同一天生日的年轻军官,身边战友对冯时交口称赞,称赞他取得的出色战绩,更称赞他一往无前、攻坚克难的战斗精神。
冯时所在的突击一连,也被称为“钢刀连”。作为连长,冯时就像连队的荣誉称号一样,是一把不卷刃的“钢刀”。
2016年7月,单位组织连战术考核。连续一周,每天晚上,他带着骨干一起研究至凌晨,白天组织检验性训练。
不巧的是,考核那天,冯时突发高烧近39摄氏度。他拿起一瓶风油精,在太阳穴等多处涂了厚厚一层,努力让自己保持清醒。
从早上到晚上连续奋战,徒步行进40多公里,冯时的脚上满是水泡。
回到连队,冯时一下子瘫倒在床上。当卫生员取出体温计时,周围的战士一脸惊讶:36.6摄氏度。2个小时后,躺在卫生队的冯时体温却飙升到40摄氏度。
连续输液3天后,冯时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连队所有受考课目都是第一。
考核场上敢碰硬,演兵场上善攻坚。
那次实兵演习,单位以“钢刀连”为主体组建左翼攻击群,冯时受命担任群长,负责打开左翼通道。
战斗前一天,冯时带领连队向预定展开地域集结,途遇埋伏不断。他灵活指挥、果断反击,彻底粉碎了敌人的企图。
入夜,气温骤降,没有被褥和棉衣,冯时指挥大家将雨衣铺在地上,100多人抱成一团相互取暖休整。
安排好警戒后,冯时带领3名战士,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向“敌”前沿阵地摸去……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战斗便打响了!
700多个目标,仅集团堡就有6个……尽管战斗任务激烈异常,冯时仍然带领官兵顺利打开左翼通道。
“钢刀”不卷刃源自于千锤百炼。
2014年,冯时代表原济南军区参加全军参谋长会议参谋技能演示。
面对遥感卫星影像判读、联合战役首长工作图标绘、联合火力毁伤计算三个全新课目,在原军区集训选拔的时间里,冯时每天休息不到4个小时,熟记了近400个队标队号、演算了近千余道火力毁伤试题、通读了五本共3000余页的遥感影像判读书籍、背记了近两万张卫星影像图片。
考核选拔时,竞争已经“白热化”。最终,冯时凭着过硬技能勇夺第一。
今年4月,部队调整改革,一个全新的课题再次摆在冯时面前:摩托化步兵向突击步兵转型。
越是“硬骨头”,“钢刀”就越锋利。冯时率先组织全连官兵学习地理坐标,研究空图、海图和航空判读,外请教员培养骨干练习索降机降,还主动担负起新的连排班战术训练教材及考核大纲的编写任务。
经过坚持不懈的探索攻关和演习锤炼,冯时带领全连官兵走下演习场,再上阅兵场,为自己这把“钢刀”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编辑:秦云
关键词:冯时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