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扶贫岂能靠填表
7月中旬,非常炎热的一天,中部某省一位驻村第一书记发来一张照片,照片上八九个小伙子赤膊上阵,背对着镜头挤在一间办公室里,每个人旁边都堆了厚厚的一沓材料,每个人的后背上被戏谑地PS了四个字“精准填表”,下面的大标题是“酷热的天气阻挡不了扶贫的脚步”。这位第一书记告诉我,这是他们那里一个贫困村的干部在停电的情况下,仍在集中“攻坚”填表的场景。
这不禁让人想起前不久媒体曾披露,有关注基层扶贫干部的学者介绍,扶贫干部大量的精力被迫花在了填表上,中部某县5月下旬至6月扶贫干部要填的表多达90个,有的干部甚至从早到晚都在忙着整理各种档案材料、填写各种表格。有个刚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一边哭一边整理了一晚上的材料,因为“扶贫材料实在太多了”。
传来照片的这位第一书记也有同样的疑惑:说好的脱贫攻坚,为啥实际中却成了整天填表?他的朋友圈显示,6月底的一天晚上,因为领导一句“推倒重来”,夜里12点,几个乡镇干部又不得不重新“精准填表”“我们一直为脱贫攻坚在填表”!他介绍,他所在的省份在去年的扶贫工作考核中排名倒数,省里要求各地在两个月内集中整改,要求填写两套“脱贫攻坚明白卡”,而且必须手工填写,不得涂改;到了市里的推进会上,时限被压缩到一个月;到了县里,时限变成20天;到了乡镇,要求变成了15天填写三套。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短短一个月内,该省先后有多名第一书记和乡镇扶贫干部累倒在工作岗位上。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但在有的地方执行时却走样变味,成了层层填表、数字脱贫,不仅没给贫困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反而导致扶贫干部把大量精力耗费在“浩瀚”的“表海”里。试想,如果贫困户看到干部赤膊在停电的房间里填表,他们会心存感激吗?如果贫困户得知还有扶贫干部因为通宵填表累倒了,他们会觉得惋惜吗?如果扶贫干部能够把浪费在填90张表的时间节省下来,用到为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上,是不是效果会更好?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的地方还通过GPS定位、APP签到等方式确保扶贫干部一直呆在村里。如果人在村里,却不能去访贫问苦,而是呆在村部埋头填表,这样的定位、签到有多少实际意义?对贫困群众来说,他们不关注扶贫干部一天在村里呆了几个小时,他们更在乎能不能带来真正的实惠。那些所谓的运用高科技、大数据“规范”“约束”扶贫干部的方式,一方面反映出有些上级组织对扶贫干部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形式主义的变种,不仅拉不近扶贫干部和贫困群众的关系,反而极易让扶贫干部没日没夜的“苦干”成了“白干”。
当前,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期,后面的多是“苦仗”“硬仗”。扭转目前在扶贫中出现的种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和数字脱贫、填表脱贫等倾向,刻不容缓,应真正树立以群众受益度、群众认可度、群众满意度为主要标准的科学考核方式,确保扶贫干部活没白干、汗没白留、苦没白吃,让扶贫干部真正走进贫困群众心坎里,在脱贫致富上取得实际成效。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扶贫 干部 填表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