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20年,谱写两岸青年“光阴的故事”
——宋庆龄基金会两岸青年交流系列活动侧记
8月1日,北京市民政局召开纪念建军90周年暨“十佳复员转业军人”表彰大会,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年来走过的风雨历程,表彰全局系统优秀复员转业军人,激励广大复员转业军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记者 齐波 摄
有人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光阴20载,两岸青年交流活动,也在互相陪伴中,见证了彼此宝贵的真情实意。7月28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办的“二十年再相聚———两岸青年交流主题系列活动”之暑期主要交流活动落下帷幕。
“这次活动从7月16日拉开帷幕,共在北京、上海、杭州、苏州、淮安、西安、敦煌等地举办,近300名两岸青年参与其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港澳台事务部部长陈爱民说,“活动包含‘永恒的依恋———两岸青年交流二十年回顾图片展’、‘情漫海峡·爱聚两岸’联欢会,以及‘我们与基金会一起成长’经典线路重走等多个活动,以此回顾两岸青年交流的20年。”
那是永恒的依恋
“今年是宋庆龄基金会组织两岸青年交流活动20年,没想到,在这么特别的日子,我又一次成为了志愿者,和台湾的小伙伴们一路‘寻迹京杭运河’,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首都体育学院高悦说。
一路的欢歌笑语,最后都化为了离别时不舍的拥抱。
“在机场,大家挨个合影,从单人到集体,特别想用照片留住那一刻。”高悦动情地说。望着手机里的笑脸,他忽然想起了在“永恒的依恋———两岸青年交流二十年回顾图片展”上看到的一张照片。
那是一张黑白照,同样摄于离别的时刻。台湾学生登上即将驶离的列车,忽然拿出电脑,在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贴在列车的玻璃上,上面写着“再见了,北京的朋友。我们永远记得你。”
同样是离别。倏忽间,从火车到飞机,从黑白照到手机拍照,光影中,走过的是两岸青年共同成长的20年。
在“永恒的依恋”图片展前,还有一位见证者,引起了大家的欢呼。她就是最早一批参加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高雨桐。当年3年级的小女孩儿,如今已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我至今还记得当时接待的台湾小伙伴的名字,一个叫叶子轩,一个叫林俪。”高雨桐说。
高雨桐所就读的北京市汇文第一小学时任校长张可义,也始终记得那一场活动。“正是从参加宋庆龄基金会的那次活动开始,‘两岸一家亲’的种子,在我的心里种下了。20年了,我们一直在关注和参与着两岸青年交流的活动。这不,我们学校现任副校长倪彦鹏刚从台湾回来,同样是为两岸青年交流服务。”
种下一颗友谊的火种
当年因活动种下的友谊火种,历经时间的淘洗,不仅没有熄灭,反而愈燃愈旺。
10年前,台湾学生林民宗,参加了由宋庆龄基金会和台湾夏潮基金会共同举办的两岸青年交流活动。10年后,当年的小伙伴早已各奔东西,他们之间的情谊却紧紧相连。
林民宗有些骄傲地“炫耀”着这份10年友情:“我可以举个例子:两年前我结婚,当年北京交通大学的伙伴们,都飞来台北参加我的婚礼。去年,北京交通大学的伙伴结婚时,我又带着我的爸妈、老婆一起去参加他们的婚礼。”
林民宗回忆道,对那次活动印象最深的是一个“不眠夜”。那天游览结束后突下暴雨,北京学生先将台湾学生送回酒店,才打算各自回家。“当时大家身上都湿透了,我们就和北京小伙伴说:你们留下来,跟我们一起睡吧。”就是那一夜,台湾学生将自己的衣服给北京学生穿,他们齐聚一个房间,整整聊了一个通宵,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那次旅行也让林民宗真正“脚踏实地”地感受了大陆的风貌。“以前很多历史古迹,都是在课本上看到的。当我第一次踏上长城,我才发现它如此壮阔,到了西安,又发现三秦大地的古朴厚重。”
当时,林民宗就在心里树立了一个小目标。“未来我不要环游世界,但我要把大陆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城市走一遍。”
从此以后,一旦在台湾的公司有外派大陆的机会,林民宗都会争取。现如今,他已在大陆生活7年,更令人惊喜的是,他目前从事的就是两岸青年交流的工作。
“从参与者到组织者,我想把自己知道的中国大陆、中华传统文化告诉台湾的学生,也希望让两岸青年用更多的体验去认识和交流。”林民宗说,现如今,他的目标已经实现得小有眉目。“除了西藏和内蒙古,大陆的其他省份我都去过了。当然,我还想把每个城市走一遍,这个还要继续努力。”
20年光阴,情谊更浓
在“二十年再相聚”——两岸青年大联欢开幕式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主席王家瑞表示:“两岸同根同祖,是血脉相连的一家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的命运息息相关,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继续奋斗。”
台湾夏潮基金会董事长宋东文对20年来两岸青年交往深有感触,该基金会与宋庆龄基金会的合作从1997年开始。“这么多年,感受最明显的一个变化是:早年间,在舞台上一看,谁是大陆学生,谁是台湾学生,一目了然。七八年前,你会开始很难分辨这些年轻人。现在,我时常把台湾学生认成大陆学生,把大陆学生认成台湾学生。”宋东文笑着说。
“20年,两岸关系曲曲折折,但青年交流工作从未间断过,也不断发生变化。”陈爱民说,“从最初的自然景观、人文古迹的走马观花,到走进家庭、社区、公益机构,开展民宿,做一些深度的接触和交流。现如今,青少年成长成才之后,我们又为学生们就学就业、创新创业提供平台。这些变化实际上说明两岸青年之间并非简单的你来我往,而是在一起不断融合和成长。”
陈爱民说:“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20年。在这种交流交往中,两岸青年朋友相识相知,相聚相遇、相亲相爱,我们期待他们可以成为学术同仁、事业合伙人、人生的挚友,乃至生活的伴侣。”(记者 徐金玉)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两岸 青年 台湾 学生





美国举行退伍军人日纪念活动
波兰举行系列活动庆祝独立100周年
英国纪念一战结束百年
莫斯科民众纪念十月革命101周年
东京迪士尼举行圣诞巡游
2018上海艺术博览会开幕
进博会新闻中心庆祝记者节
万达集团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