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市长污水河中游泳是“花式履职”

2017年08月03日 15:30 | 作者:然玉 | 来源:西安晚报
分享到: 

8月1日开始,一张“永城市长李中华污水河中游泳”的照片在网络流传。照片中,7名男子正在一条颜色发绿的河内游泳,岸上有多人围观、拍照。8月2日,河南永城市委宣传部确认,照片中男子确为现任市长李中华,照片拍摄地点位于永城市老城区一条污水河。(8月2日《新京报》)

市长污水河中游泳,据说出于两个原因,一是履行约定,二是检验水质,这可说是兼有象征意义和实用功能。但我们都知道,河水治理从来都是高度专业化的科学工程,水质检测也必须以专业仪器所给出的一系列理化指标作为依据。简单通过市长或其他任何人下水游泳来评判水质好坏,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也恰是基于对其实用价值的否定,不少人坚定认为此举纯属作秀。

的确,市长游泳检测水质之说,着实不太靠谱。然而,倘若据此就斥之为“作秀”,或许也失之偏颇了。“李中华曾在一年前与市民约定,对老城区一条污水河进行治理,并将赴河内游泳”,如今当事人信守诺言、说到做到,也算是难得。从某种意义上说,此举所体现的,正是一位主事官员以自身信用为公职责任背书的决心。这种搭上个人荣辱来驱动公共治理的做法,在科层制的官场中其实并不多见。

事实上,所有的行政官员,除了公共身份之外,都还存在着一个个人身份。只不过,在城市的日常治理中,官员的个人形象、个人承诺、个人担当,往往都会被压抑和隐匿起来。在很多地方,市长都会公开表态会治理某条“污水河”或实现其他目标,但其中却很少有人会和市民定下下河游泳之类的“小约定”。而诸如此类的个人约定,以最直接的方式,将官员个人体验和公共治理成果联系起来,也算是一种敦促和激励吧。

市长污水河游泳等另类举动,之所以每每被围观者下意识解读成“作秀”,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公众尚且还不适应,官员在履职过程中展现出多元的个人色彩。而作为公职人员的市长,与作为社会个体的市长,原本就是一体两面的。当他们更多尝试以个人化的方式履行职责,我们完全可以多些包容与耐心。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市长 游泳 污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