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津门非遗传人“葫芦庐”赵伟:拥有专利19项
走进天津市宝坻区大钟庄镇牛庄子村的葫芦博物馆,就进入了一个葫芦的大千世界。天花板以网格吊顶,上面悬挂着各式葫芦,高矮胖瘦,方形、菱形、扁圆形、多棱形,甚至还有核桃、玉米造型的。展柜里摆放的物件儿更是千姿百态,60后的生活用具、70后的手捻玩具、80后的动画偶像,一件件展品唤起了人们对过往记忆,物品全部由葫芦制作,也着实令人惊叹。

博物馆展示的都是津门非遗“葫芦庐”的作品。“葫芦庐”第四代传人赵伟介绍,在中国,葫芦与汉语“福禄”谐音,象征着和谐美满、富贵吉祥,深受喜爱。
说着赵伟拿出了自己最心仪的一件宝贝,一座高30厘米的佛头像,它的材质不是陶器、石材、玉器,而是浑然天成的葫芦。这门技艺叫“范制葫芦”,所谓“范制”就是在葫芦成熟前在其外面套上模具,让葫芦在生长的过程中“长”成人们想要的造型,又称“造型葫芦”。目前,像这样大小的葫芦佛头像在中国独一无二,赵伟制作它花了三年时间,还带着它到艺术家云集的法国小丘广场摆摊展示。
赵伟介绍,“范制葫芦”的过程很复杂,从前期种植到后期加工、制作需要经过36道工序,其中制作模子的技艺尤为重要。范制葫芦首先要把阳模雕刻好,然后反成阴模。模子被“葫芦庐”的艺人称为“桩子”,为了达到花纹或者艺术效果,“木头桩子”上需放置雕塑泥完成造型,然后将“木头桩子”做成“蜡模”,再将“蜡模”做成“硅胶模”,最后做成“石膏模”套在生长的葫芦上。赵伟说:“因为木头容易受潮变形,没办法直接做成石膏模。整个制作模具的过程,正反来回倒腾,技术要求极高。”
每年九十月份,就是开模验葫芦的时候,赵伟笑称“这跟赌石没什么两样”。他说:“营养不良的葫芦缩在模子一角,营养过剩的葫芦涨裂了模子,也不能成型。”因此,种出一个花纹清晰、棱角分明的葫芦非常难,整个过程中水肥如何调节、生长进度如何,全凭种植人的经验。

葫芦收获晾制后,还有不少二次加工的技法,镂空雕刻、表面绘画,还有以烙铁烫烤花纹的烙画葫芦。作为“葫芦庐”第四代传人,赵伟掌握着从葫芦制作到加工的全部工艺,其中“烙葫芦”的工具还拥有九项国家专利。
和任何幼年学艺的人一样,赵伟也有过逆反的时候:小朋友都出去玩了,自己写完作业还要学画画。不过这个过程很快过去,赵伟开始潜心钻研。现如今,赵伟收藏葫芦工艺品2万多件,拥有19项葫芦专利,已拥有掌握葫芦制作工艺最多、葫芦专利最多和葫芦收藏最多的三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在赵伟总结整理下,“葫芦庐”范制葫芦工艺、烙画葫芦工艺、雕刻葫芦工艺、押花葫芦工艺、漆绘葫芦工艺都有了专门的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
作为葫芦技艺的代表性人物,不少葫芦爱好者来到天津,向他请教,赵伟都是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讲解。赵伟说:“大家有共同的爱好,我乐意把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东西教给他们。”
2013年,“葫芦庐”制作技艺被评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在宝坻区的招揽下,赵伟的“葫芦庐”与牛庄子村联手打造“葫芦小镇”。
牛庄子村,笔直的街道上方挂满了各色各样的葫芦,街边的墙壁上画着有关葫芦的漫画,葫芦博物馆、葫芦大棚更是增添了这里的“葫芦元素”。除了景观之外,这里还设置了体验区,可供人们亲身体验“烙葫芦”。不仅如此,游客还能在这里品尝风味独特的“葫芦宴”。“葫芦清热去火,有药用价值,口感也不错。”赵伟介绍,目前,他们已经开发出包括炒、蒸、涮、做馅儿等160余道葫芦菜肴。
“这段时间,葫芦小镇聚集了不少人气。前几天,附近的村民拿出自家的宝坻大蒜摆摊售卖,这也算是葫芦小镇为当地做出了些贡献,造福百姓了。”下一步,一辈子与葫芦打交道的赵伟又有了新想法,赵伟说:“我们想请自闭症患者在家人的陪同下认领葫芦。种植的过程能让他们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使他们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希望这种自然疗法能够治愈或减轻患者的症状。”
本报记者 李如意 通讯员 林单丹
编辑:曾珂
关键词:津门非遗传人葫芦庐 赵伟


球迷风暴
毕业啦
斯里兰卡“螃蟹部长”的美食故事
格鲁吉亚新总理和内阁赢得议会信任投票
美商务部批准首批钢铁产品“232”关税豁免申请
联合国总部举行“国际瑜伽日”活动
中国美食节在特拉维夫举行
匈牙利国会通过“阻止索罗斯”法案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