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图国企民企·图
心怀使命筑造“绿色长城”——弘扬塞罕坝精神系列谈之一
在茫茫荒原上,有一群心怀使命的务林人,战天斗地爬冰卧雪,用三代人的心血培育出百万亩人工林海,为京津筑起了一道防风固沙、含蓄水源的“绿色长城”。日前,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塞罕坝机械林场为“生态文明建设范例”,让一段关于信仰、执着、苦干、坚守、奉献的真实历史再露峥嵘,掀起了又一波学习塞罕坝精神的热潮。
把作品写在大地上,是塞罕坝三代务林人躬身实践的生动写照。50多年来,塞罕坝从悬在北京头顶上的风沙窝,一变成为草木葱茏的“华北绿宝石”,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同时每年为滦河、辽河下游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4.5万吨。在巨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背后,是塞罕坝三代务林人“忠于使命、艰苦创业、科学求实、绿色发展”的精神坚守。
塞罕坝的意义,就在于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威胁人类生存的不毛之地,创造出“华北绿肺”“天然氧吧”,为京津冀生态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这一地区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面对严重影响京津冀自然生态的恶劣环境,王尚海等第一代塞罕坝务林人听从党的召唤,响应国家号召,迎难而上,阻断沙源,修复生态,而且不计回报,甘心奉献,这种“功成不必在我”的执着信念,是当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学习塞罕坝机械林场,就要学习他们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执着追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经济增长的做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一部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一部生态变迁史,就是一部人类的进化史、演变史。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我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把塞罕坝当作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就是要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各地强化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扎扎实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定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发展的路子,稳扎稳打,善作善成,为实现美丽中国美好蓝图而共同努力。(作者:岳钟)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塞罕坝 生态 生态环境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