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农工党党员:警惕旅行团"乔装改扮"成暑期夏令营
据调查,目前,夏令营市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存在种种乱象。一是旅游团变夏令营。很多旅行社、培训机构等推出的夏令营都以“旅行”加“学习”的模式吸引家长眼球,这些夏令营的日程安排其实都是旅游团的翻版,只是在措辞上稍作改动,多一些诸如“体验”“感受”“触摸”等字眼,再在旅游线路上点缀几个学校,冠以“拓展孩子视野”“与名校学子对话”等真假难辨的内容,旅游团就堂而皇之地被打造成了“夏令营”。二是与学校串通。一些夏令营举办者为招揽生源,与学校联手,让学校以游学之名要求孩子们参加。在学校的“号召下”,一些家长害怕老师不高兴担心不参加会另眼相待孩子,只好被动参与。三是监管缺失。由于目前我国法规对夏(冬)令营的组织机构及运营规范并无明确规定,对于夏令营具体的监管责任等并未作出明显界定,由此导致夏令营处于“三不管”状态。不少海外夏令营,其实是团队游,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往往面临维权难题。四是虚假宣传严重,超范围经营的较多。很多机构打着华丽的广告语,以名校、名人、综艺节目等噱头开展夏令营培训活动,价格之高可谓“暴利”。
要更好地达到夏令营的教育效果,切实保障家长和孩子的各项权益,首先,应尽快出台管理规定,明确监管机关和监管职责,也可以成立夏令营的行业协会来进行自律。尽快制定夏令营行业标准,实行准入制度,从人员资质、安全、交通、饮食、住宿等方面加以规范。同时,将举办夏令营纳入行政许可范围内,由工商、教育、旅游、交通等部门组成联合审批和监督机构,加强对夏令营的审批指导和管理。
其次,要以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对非法组织夏令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严肃查处和重罚,审核监督夏令营的组织方案,确保其规范性,且名实相符。
再次,要通过宣传引导,使家长认识到在为孩子选择夏令营时,不应将价格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关键看它的内容是否丰富、是否富有教育意义,对“天价夏令营”、“忽悠夏令营”等要行使监督权,共同营造健康诚信的夏令营市场。
(作者李红岩系山西省长治市政协委员、农工党长治市委专职副主委;秦风明系农工党党员、山西省壶关县树掌中心校教师)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夏令营 孩子 旅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