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名家健坛名家健坛
真正的护肾方法,被你忽视了
在我国,肾的健康一直都是广为关注的话题。肾好,身体就好;肾好,他好我也好……相信各种版本的广告词大家都听说过无数次。
但到底做哪些事才对肾好?
腰痛、乏力等问题不等于肾有问题
肾病是现代医学概念,是肾脏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的功能或结构异常,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水肿、高血压等。相信大家也看出来了,大家说的腰痛、没力气、睡眠差、性生活不满意……这些情况并不在肾病的症状里,所以不能等同于肾有问题。至于“肾虚”,本身是个中医概念,非常复杂,不同的中医流派,对肾虚的治疗也五花八门,难以统一。
补肾不等于护肾
很多人都有一种习惯性思维,觉得可以靠食补来保护肾脏。特别是肾病患者,总希望能通过进补来延缓或逆转病情。但是,目前还没有哪种食物可以直接营养肾脏。尤其是比较有名的补肾食物,如肉苁蓉、茯苓、冬虫夏草等,不仅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它们对肾脏有特别的好处,长期吃的话,反而有很大的潜在健康风险。
真正对肾有好处的几个习惯
提到爱护肾脏,很多人第一印象是减少房事。其实这件事和肾脏没什么关系,要保护肾脏,真正有效的方法是:
规律体检,至少每年一次。我国目前导致慢性肾衰竭的第一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这是一种早期没有症状的疾病,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经到了中后期。坚持每年至少一次的规范体检,可以早期发现血尿、蛋白尿等表现,对于早期控制病情意义重大。
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导致我国慢性肾衰竭的第一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紧排在后面的就是糖尿病肾病和高血压肾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病,不仅对心脑血管系统造成很大损伤,对于肾脏一样有着巨大的危害。特别是糖尿病,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肾病可是导致患者透析的第一病因。所以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一定要积极控制血压血糖。
戒烟戒酒,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为了肾的健康,烟值得戒掉,因为吸烟会明确增加肾脏疾病的发生几率。尼古丁和烟草中的焦油等成分,不但可以引起动脉硬化间接损伤肾脏,也可以直接伤害肾脏。饮酒虽然不会直接损伤肾脏,但长期大量饮酒会损伤肝脏,而肝脏功能衰竭时,会出现肝肾综合征。除此之外,过量饮酒有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会引起继发性的肾脏损伤。
控制体重。肥胖会引起肾小球病,严重的会引起肾衰竭。肥胖增加了肾脏的代谢负担,让肾脏不堪重负。所以,即使不为了美,也多了一个减肥的理由。
避免劳累和剧烈运动。过多的体力活动,会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产生更多的代谢产物,加重肾脏的负担。特别是已经患有肾病的患者,更要避免劳累。另外太过剧烈的运动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这种疾病会直接损伤肾脏,严重时会发生急性肾损伤。
不要滥用药,不要长期吃中药、补药、保健品。肾脏是人体主要代谢器官,我们体内的所有代谢废物,最终几乎都是从肾脏排出体外的。不明成分的药物、食物都很容易对肾脏造成损伤,这里不仅指现代医学中的药物,还包括一些中药和补药。所谓“是药三分毒”,虽然三分的描述并不严谨,但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如无必要,不要长期用药,包括中药和各种补药、保健品。
多喝水,保证水分充足。多饮水可以促进排尿,降低尿液中的毒素浓度,保护肾小管。特别是在感染或剧烈运动过后,充分补水可以降低肾损伤的风险。很多药物治疗时也需要充分补水(比如化疗),以减少药物的肾毒性。
做好预防少折腾,不给肾脏添麻烦,这才是最省钱、最有效的护肾之道。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于跃)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肾脏 损伤 护肾 肾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