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印象马蹄寺

2017年08月10日 09:17 | 作者:萧学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马蹄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的祁连山中,距离市区62公里,在市区就能远远眺望到祁连雪峰,当地人把那里的小山脉称作马蹄山。马蹄寺之名,相传源于汉武帝时期天马踏下一只马蹄印而得名,虽然这个所谓的马蹄印迹清晰地留在马蹄殿中,用玻璃罩罩着供游人参观,我却对此似信非信心存疑惑,只是觉得马蹄寺这个寺名起得不俗,颇有几分诱人神往的意境。

马蹄山山势不高,几乎没有十分突出高耸的山峰,南北走向的山体近乎呈现在一个水平面上,犹如一道绵延的天然山体长城。调整角度和方位细心观察,远远看去,山体酷似一尊庞然卧佛,尤其是头部和脖颈格外神似。马蹄寺旁“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也许这就是1600年前,十六国时期的北凉信众,选择此处山脉开窟建寺的原因之一吧。

或许真的如此,这里才会成为河西走廊上,与敦煌齐名的早期汉传佛教圣地。这里自古香火旺盛,僧众云集,仅是马蹄寺崖壁上的浮雕舍利塔就有358座,这些开凿在悬崖峭壁上的洞体塔林,被称为千佛洞塔林。佛塔都是苦行僧们开凿,用于坐禅苦修、存放灵骨舍利的涅蓜塔,大多凿于西夏和元明时期。为什么如此众多的佛教僧侣,会选择此处苦修并安置自己的涅蓜塔?我想也与他们把马蹄山视为酷似佛祖涅蓜像的圣山有关。

马蹄寺石窟群原本就是一个文化宝库,走进其中的北寺石窟,可见不少佛像雕塑,只是新旧并存。难能可贵的是,许多雕塑均是早期的犍陀罗艺术风格,历经千年岁月风雨洗礼,无论是塑像还是壁画上的矿物质颜料,依然色彩鲜艳,人物栩栩如生。古代艺人的工匠精神和信仰虔诚,与他们一丝不苟的艺术佳作一起冠绝千古。

藏佛殿前有一尊八米多高的接引站佛,据说是近代根据外国人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重新塑造的,原先的早已损坏。殿内甬道两侧一共开凿了49个洞龛,目前幸存的30多尊肢体或完整或残缺,都是元代泥塑贴花如来跏趺座佛像。这些不可多得的古代佛像雕塑群,具有极高的文物科研价值。

“三十三天”石窟,上下有七层共21个石窟,整齐排列在百米多高的悬崖上,形似一座宝塔镶嵌在绝壁中央。原先这里应该都是天龙八部和诸天塑像,但已经被毁坏得荡然无存了。如今这里早已成为藏传佛教格鲁派僧侣的修行场所,里面重新布置了21尊度母菩萨泥塑像,但塑像的制作水准不高。

一个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僧人,旁若无人地诵经,洞内四壁挂满了绘有莲花生、宗喀巴、绿度母、白度母、大黑天、大白伞盖佛母形象的精美唐卡,几十盏由游客供奉点燃的酥油灯将原本昏暗的洞窟照彻得如同白昼。我也点燃两盏酥油灯,唯愿历史文化古迹不再遭受破坏,唯愿文明之灯长明,幸福之灯长明。

(作者系甘肃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办公室调研员)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马蹄寺 佛教 历史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