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70808九寨沟县地震>新闻播报 新闻播报
每一个志愿者都是震后“避风港”
新华社成都8月10日电题:每一个志愿者都是震后“避风港”
新华社记者王迪、钟群
10日清晨,九寨沟县城中心的广场。穿着红色志愿者马甲的何娇,游走于游客中间,安抚他们的焦虑、解答他们的问题。
她的手机里一个500人的志愿者微信群,时不时弹出“牛奶送完了”“水送完了”的消息。
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发生以来,在安置点、在路边、在医院,总有志愿者身影出现,给过往车辆指路、送水送饭、守护伤员。
“尽管经历过汶川地震,但这次地震还是让我花了两小时才平复下来。”何娇说,8日半夜,她往县政府走,看到很多志愿者从那里分批走出来,也没有人组织。
“我就建了一个群,把其他志愿者拉进来分分工,搭帐篷、救伤员。”何娇说,到9日中午,这个群就发展到了500人的规模。
九寨沟县草地乡藏族村民杨国美也是一名志愿者。尽管和一位33岁、来自广州的伤员素昧平生,她花了一下午时间陪着这位失去丈夫的女人,给她买了一条短裤、一件短袖。
“来到医院的时候她手受伤、腿骨折,浑身是血,裤子也烂了。地震的时候,她坐的大巴车翻了,人被甩到河沟里。”杨国美说。
这名广州女子9日下午做了手术。一出手术室,杨国美和其他志愿者围上来,护送她到了病房。患者被包裹得像双层面包,四个男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她搬到床上。
“我是在查看病房的时候遇到她的。我挨个挨个房间问,‘吃饭了没有?’然后把饭端上来。问到她,她也不吭声。端上来,她说不想吃。过一会,她就开始说一阵、哭一阵。她说老公找不到了。”杨国美说。
在医院的这些天,来自南充的受伤游客赵建容经常请志愿者过来帮忙。赵建容说:“这些年轻娃娃真不错,一天三顿给我们送牛奶、馒头、粥、方便面,有什么事,喊他们就来。”
在九寨沟,社会各界都在伸出援手。超市提供水和牛奶,政府提供救灾帐篷和被子,一些本地餐馆和学校食堂免费向伤员供应一日三餐、由志愿者送到受灾群众的手上。
“除了公安、政法系统力量,地震后志愿者是很必要的补充力量,体现了人民群众主动参与抗震救灾的精神。”九寨沟县政法委书记谷文勇说。(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志愿者 九寨沟地震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