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读百年侨史 传华侨精神
——《五邑侨胞耀中华》史料丛书出版小记
你知道中国致公党的创始人是谁吗?你知道是谁在美洲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吗?你知道中山装是由谁设计的吗?你知道“香港的洛克菲勒家族”起源于哪里吗?你知道中国第一位飞机设计师、制造者和飞行家是谁吗?这些问题都可以在一本书中找到答案。8月11日,由广东省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与江门市政协联合征集出版、国内首套记录海外华侨史料的丛书———《五邑侨胞耀中华——江门市华侨华人、港澳台胞“三亲”史料》(以下简称《五邑侨胞耀中华》)正式首发,为人们揭开了百年来五邑侨胞尘封的历史记忆。
意义重大:填补史料空白
江门五邑(即原新会、台山、开平、恩平、鹤山五个县)人杰地灵,是广东省乃至全国著名的侨乡,孕育了独具特色、声名远播的五邑文化,更孕育了一代代远近闻名、甚至影响中外的名人。五邑本土人口45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也有400多万,素有海内、海外“两个江门”之说。
一百多年来,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从新中国诞生到改革开放,江门五邑侨胞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统一,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感人篇章;他们心系祖国,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情系桑梓,无私捐办公益事业、投资兴办实业,大力支持家乡建设。《五邑侨胞耀中华》的出版,让这些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他们当中有支持辛亥革命、抗日救亡、支持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侨领司徒美堂;也有改革开放后支持祖国建设,三度捐资建桥的黄克競、黄祖棠,献金又“献身”的快乐义工马观适等;还有在海外各国政治生活中留下深远影响的华人领袖,如曾任泰国副总理的陈景镇、加拿大第一位华人总督伍冰枝等;同时,也包括在各自领域中作出贡献、对全国乃至全世界产生较大影响的典型人物,如两院院士、中国植物学界之先驱陈焕镛,高温超导研究的先驱者朱经武等。这些人物,性格生动独特,经历跌宕起伏,是五邑侨胞百年史的缩影。
此书缘起于2015年8月,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卞晋平与时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梁伟发在参观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时,有感于华侨华人为祖国、家乡作出的贡献,遂提出收集这方面文史资料的设想,梁伟发当即建议在“中国著名侨乡”广东省江门市打头炮,此建议得到卞晋平的赞同。随后,全国、省、市、县(区)四级政协开展了历时3年的征编工作,最终形成了《五邑侨胞耀中华》一书。
“这套书填补了我国大规模集中反映侨胞历史贡献的文史资料的空白。”卞晋平表示,这不仅是记录和保存江门华人华侨为民族独立、祖国发展、家乡建设做贡献的珍贵的“三亲”史料,也是以史育人、以史励人的生动实践。
据悉,全书共4卷,409篇,230万字,照片730多张,按人物的主要事迹等分为“侨领风范”、“革命志士”、“抗战忠魂”、“造福桑梓”、“实业报国”、“科技精英”、“桃李春风”、“文化传灯”、“德艺双馨”、“异域星辉”等10大类,每一类中的文章大致按传主的出生时间先后编排,以写人为主,写事为辅,以人带事。文字细腻朴实,就像一朵悄然开放的空谷幽兰,不渲染,不张扬,散发出真实自然的气息。
“捧读这样一本书,犹如仰望浩瀚夜空里的熠熠星光,不禁令人感慨,引人遐思,催人奋进。”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原主席林军说。广东省原副省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雷于蓝则在读完此书后,深受感动,欣然作序。
幕后故事:狠抓质量这条生命线
回望过去三年,不难发现,《五邑侨胞耀中华》一书乃是全国、省、市、县(区)四级政协通力合作的成果,凝聚了各级政协的心血。
广东省、江门市两级政协研究制定了《五邑侨胞耀中华》工作方案,聘请卞晋平担任编委会顾问,梁伟发担任编委会主任、时任市政协主席赵基耀担任常务副主任。此外,各市(区)也成立了征集工作领导小组,政协主席任组长,制定了本区域的征集工作方案,组织了180多人的作者队伍和审稿专家组,积极投身征编工作中。
江门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以市委办、市政府办、市政协办联合发文的高规格,把《五邑侨胞耀中华》征集出版工作方案下发到各市(区)党委、政府和政协,要求积极配合完成征集工作,将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并定期进行跟踪督办。
其间,卞晋平曾三次到江门出席征编工作会议,还亲自为撰稿人讲课,传授写作技巧。梁伟发也七次到江门指导工作,并强调要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江门市政协把这项工作列入市政协重点工作,由时任主席赵基耀、现任主席周伟万亲自主抓,建立调研机制,组成调研小组先后两次到各市(区)调研,检查督促征集工作,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收集相关意见和建议,研究解决办法。
江门市政协原副主席李旭参与了该书的征集出版全过程,他表示,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是突出人民政协文史资料的“三亲”(亲历、亲见、亲闻)特色。既具有人物传记生动可读的特性,又具有重视来源的文史资料价值。文稿有的是传主撰写或口述,有的是传主的亲友撰写或口述,有的是根据传主或传主亲友以前撰写的文字加工整理而成。如恩平市争取到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之女唐闻生参与撰写其父亲的稿件,新会则动员了电影先驱黎民伟的儿子写其父亲的稿件等。
据李旭介绍,在征集条目阶段,江门市政协就提出要“把征集出版《五邑侨胞耀中华》作为擦亮广东文化品牌来完成”,先后多次召开了编委会工作会议、条目征集工作会议、江门市专家组工作会议、撰稿工作会议,以及阶段总结督促工作会议等逐步推进工作。
“要狠抓质量这条生命线。”李旭坦言,在稿件撰写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贯彻“三亲”的原则,首先遇到的困难就是要找到合适的叙述人。由于历史久远,有的传主已经离世,或者无法联系到传主亲属,难免留下遗憾。第二,口述历史容易变成流水账,这就要求写作时要注意突出人物的特点,要从人物的一个侧面选准突破口。再者,大部分的传主都是非专业的学者,而且涉及各行各业,在时间点、专业用语上可谓“步步都是地雷”,对后期编校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此,省、市两级政协聘请了由近代史专家、文史专家、大学教师、资深侨务工作者等构成专家组,对全部稿件进行认真审改。据悉,所有稿件都经过多轮修改,有的稿件甚至进行了多次采访增补。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其背后有着深远的意义。”江门市政协副主席马跃敏指出,该书对于丰富华侨华人文化,弘扬华侨精神;增强祖国与海外华侨华人的感情联系,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彰显海外华人华侨对祖国的贡献、对祖国亲属同胞的血肉之情,激发华侨华人关心和建设祖国的热情,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都将发挥巨大的积极作用。
马跃敏也表示,通过此次征编工作,加强了市政协的文史工作积累,促使市政协提升对文史资料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启发了市政协今后要加强联系侨胞,充分调动广大华侨华人的优势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江门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还应充分发挥香港、澳门五邑籍乡亲的特殊作用,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江门与港澳在重大基础设施、产业、重大合作平台、社会事务方面更紧密合作,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交流。(文/林仪 揭春雁 关志钒 丁成玉 图/卢锦权)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华侨 政协 工作 华人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