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让全世界揪心的叙利亚男孩:不愿做谎言“代言人”
新华网北京8月17日电 你们还记得这个小男孩吗?
2016年8月,一个安静坐在救护车里、满身尘土和血渍的小男孩形象,在全世界的媒体和社交网络上流传。

这个让人揪心的叙利亚男孩,名叫奥姆兰·达克尼什,4岁半。事情发生时,他所在的叙利亚城市阿勒颇正在上演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的激烈对抗,建筑被毁、人员伤亡频繁发生。
一时间,奥姆兰的照片登上了全球成百上千张报纸的封面。在西方媒体的语境里,奥姆兰更是成为叙利亚人民苦难的缩影,是叙利亚政府军和俄罗斯战机枉顾平民性命的铁证。
然而事实,却并不是你看到的那个样子。
时隔一年,新华社记者在阿勒颇见到了健康可爱的奥姆兰。
他的父亲穆罕默德·海尔·达克尼什对记者说:我们“不愿被谎言利用”。
【不愿成为反对派编造谎言的工具】
据奥姆兰的父亲回忆,去年8月的一个夜晚,家里突然停电,房屋晃动,开始掉落灰尘和碎石。石块砸中达克尼什的头部,也击中了小奥姆兰的眉头。他抱着奥姆兰往外跑的时候,自己的血流到了孩子脸上,这才造成了网上流传的视频中奥姆兰左脸大面积血迹的样子。
袭击发生后,邻居、救援人员都赶来了。混乱中一名救援人员接过奥姆兰,达克尼什则继续在楼上救其他孩子。此后便出现了视频中的一幕,奥姆兰被送进救护车里,好几个人开始手持摄像机对奥姆兰进行拍摄。
达克尼什质疑说:“他们忙着拍奥姆兰,却没人给孩子检查伤口。难道拍照比救治还重要吗?”
几天后,达克尼什才得知了这些照片的真实用意。惊讶之余,他对视频发布者的动机和利用视频传播虚假消息的媒介很是恼火。
视频播出后,西方媒体直指俄罗斯战机的空袭导致了这场灾难。
但是,达克尼什说:“事发时我并没有听到战斗机的声音,也没有听到炮弹的声响。”
为夸大袭击后果,叙反对派媒体还发布消息说奥姆兰受了重伤,甚至多次公布奥姆兰和姐姐的死讯。
达克尼什说,其实奥姆兰的伤并不重,很快就出院了,只在眉头留下一个浅浅的疤痕。遗憾地是,奥姆兰10岁的大哥阿里却因伤重不治离开了人世。袭击发生时,阿里正在楼下倒垃圾,被坠物砸成重伤。
奥姆兰的形象火了之后,反对派武装曾找到达克尼什,许诺大量金钱,换取他在媒体上指证叙利亚政府军发动了袭击。但反对派拿不出政府军袭击他家的证据,达克尼什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此后,反对派多次对达克尼什进行威胁,导致一家人不敢随便出门。父亲为了不让人认出奥姆兰,还给他换了发型。
“我不愿让奥姆兰成为反对派编造‘谎言’的工具,达成他们博取同情、攻击政府的目的。”达克尼什说。
此外,还有多个国家的政府和组织提出资助奥姆兰一家到土耳其或欧洲去生活,但达克尼什都没有接受。
他说:“叙利亚是我的国家,我不会离开阿勒颇。”
【究竟是谁精心策划的公关?】
今年6月,政府军收复阿勒颇半年后,沉默的奥姆兰一家终于发声,先后接受国内外多家媒体采访。
达克尼什觉得,现在局势好转了,不再担心有威胁,是时候说出实情了。
然而,西方媒体在报道这则消息时,还是带上了有色眼镜。美国《纽约时报》称奥姆兰一家再度露面,是叙利亚政府精心策划的公关行为,甚至称达克尼什想利用孩子实现自己的政治诉求。
对此达克尼什表示,从一开始就是反对派武装在利用奥姆兰策划一系列宣传活动,并传播不实的言论,而自己一直没有配合他们“消费苦难”。
时至今日,奥姆兰的形象依然出现在某些西方媒体的电视画面中,用来渲染叙利亚当局杀人狂魔的形象。
实际上,在叙利亚战争的报道中,西方媒体大多只听信来自反对派和当地所谓公民记者的声音,选择性地忽视叙利亚政府和当地主流媒体的表态。
然而,提供消息的当地救援组织、活动人士和公民记者,却一再被媒体揭露与西方政府、反对派武装甚至极端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发布的信息背后涉及复杂的政治利益。
拍摄并上传奥姆兰视频的“阿勒颇媒体中心”就被披露受到西方国家的资助。另外,参与救援奥姆兰的阿勒颇救援组织“白头盔”,也因疑似摆拍救援场景,屡次被细心的网友抓包。
谁能想到,那些硝烟里牵动人心的照片和视频,竟来自别有用心者虚伪的谎言,而弱小无辜的孩童往往被他们当成赚取眼泪的工具。
【在困境中等待重生】
奥姆兰那个位于阿勒颇东南部卡特尔吉区的家在袭击中受损,周围的建筑也大多在战火中沦为断壁残垣。
目前,他们一家6口住在城中部苏莱曼区的一栋居民楼里。今年初,奥姆兰的妈妈又生下一个儿子,这个新生命寄托了全家人对死去阿里的缅怀。
见到客人,奥姆兰主动上前在每个人左右脸颊各亲了一口。肉嘟嘟的小脸,白皙的皮肤,和视频里的形象判若两人。
除了左眉那一道浅浅的疤痕,去年的事件似乎并没有在年幼的奥姆兰身上留下太多印记。
他和哥哥阿布杜拉在一间摆着高低床的卧室里玩耍,地上摆满了五颜六色的玩具。
自去年12月政府军解放全城以来,阿勒颇也开始逐渐恢复生机。
一间间店铺在废墟中重新开张,静寂的“鬼城”又响起隆隆机器声,许多阿勒颇人返回已成危楼的旧居生活......他们在困境中等待着重生。
明年奥姆兰就该上学了。但愿这个从出生起就生活在硝烟里的孩子,从此踏上一段安宁的童年之路。
(记者郑一晗,编辑鲁豫、金悦磊,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全世界揪心 叙利亚男孩


SpaceX完成今年第18次发射 二手火箭将卫星送入轨道
三江源国家公园首次拍摄到黑狼活动影像
世界最大跨度双层公路悬索桥开始架梁
候鸟来的季节
华盛顿迎来今年首场降雪
NASA发现大型冰山崩解 正持续观察频率变化
法国举行巴黎连环恐袭事件三周年纪念活动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