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美学者获军方资助研发"不咬人蚊子":欲改变其基因
原标题:美学者获军方资助研发“不咬人的蚊子”:欲改造其嗜人血基因
因为传播多种传染性疾病,蚊子是全世界杀人最多的动物。比尔 盖茨在其博客中披露称,蚊子每年杀死大约72.5万人,英国广播公司(BBC)披露的数字是超过100万人每年。
人们想了各种办法,来杀死蚊子,应对它们带来的瘟疫:喷洒杀虫剂,研发和注射疫苗,给蚊子绝育,给蚊子转入致死基因。
日前,美国国防部拨款50万美元,资助了一项富有想象力的研究计划:研究人员试图通过基因改造,来改变蚊子的吸血偏好,让它们更喜欢其他动物的血液,而非人类的血液。也就是说,通过基因改造,让蚊子不再咬人,人与蚊子共存。
他们希望用这样的蚊子,来对抗自然界中传播登革热、疟疾、黄热病等疾病、杀人无数的蚊子。
美国内华达大学官网8月6日公布了上述消息,英国《镜报》(Mirror)进行了报道。
前两年50万美元,第三年或追加47万美元
该消息称,内华达大学的两位科研人员安德鲁 诺斯( Andrew Nuss)和丹尼斯 马修( Dennis Mathew)的上述研究计划,获得了美国国防部下属的国防高级研究计划署(DARPA)50万美元的资助。他们计划寻找决定蚊子更喜欢叮人,而非其他动物的关键基因,然后通过基因改造的方法,生产出“不咬人”的蚊子。
50万美元的科研拨款将涵盖该计划前两年的研究,随后,他们可能再获得47万美元的科研资助,用于延长一年的研究。

安德鲁·诺斯,内华达大学助理教授。
诺斯目前是内华达大学农业、营养和兽医科学系的助理教授。他此前在美国普渡大学获得昆虫学学士学位,然后在佐治亚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

丹尼斯·马修,内华达大学助理教授。
马修目前是内华达大学生物系的助理教授。他在印度孟买获得了微生物和生物化学学士学位,随后在美国攻读并获得了博士学位。此前,他以果蝇为研究对象,研究果蝇如何将环境中的嗅觉输入,转化为行为输出。
嗅觉系统是蚊子寻找“猎物”的重要武器。诺斯和马修打算从这里入手。
他们想要寻找到蚊子嗅觉系统中识别和偏好人类“气味”的受体蛋白,然后在这些蛋白上动手脚。通过改变编码这些蛋白的基因,来改变蚊子对“猎物”的偏好。
目前,他们正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寻找合适的靶点。

莱斯利 沃萨尔,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HHMI)研究员、洛克菲勒大学教授。
一个基因让蚊子成了吸血鬼
澎湃新闻查询发现,2013年,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院(HHMI)研究员、洛克菲勒大学教授莱斯利 沃萨尔(Leslie B. Vosshall)就开始了这样的尝试。
据HHMI官网消息,2013年5月29日,沃萨尔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发表论文称,他们对蚊子基因组进行操作后发现,当破坏掉单个Orco基因时,就足以改变蚊子在选择猎物时的偏好:Orco基因突变的蚊子不再偏好人类。
但同时,这种基因突变的蚊子也不再惧怕空气中的防蚊液避蚊胺(DEET),仅在接触到该试剂时,忙不迭地逃走。研究人员认为,这表明,避蚊胺发挥防蚊作用,可以分为空气中挥发成分和接触时两个阶段。
而在此之前,沃萨尔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就通过基因敲除的方法,发现了Orco基因的重要性,但是是在果蝇里。
2014年11月,沃萨尔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报道了另一个与埃及伊蚊(蚊子的一种)高度嗜人血相关的基因AaegOr4。该基因编码的受体蛋白,高度亲和甲基庚烯酮气体分子。人类体味中的甲基庚烯酮气体分子的数量,是鸡、马、奶牛、羊体味中的四倍之多。
《科学》官网报道称,全世界有数以百万计的昆虫,但只有约100种昆虫吸食人血,而沃萨尔教授等人的研究表明,AaegOr4基因让蚊子变成了“吸血鬼”。
但研究人员表示,还可能有其他的基因参与决定了蚊子嗜人血。
蚊子嗅觉系统中的气味受体蛋白多达上百种,而果蝇幼虫只有21种气味受体蛋白,以及21对相关神经元。人大约有400种气味受体蛋白和大约1000万个气味相关神经元。
绝育或者早死
为了对抗蚊传疾病,人们绞尽了脑汁。
除了试图研发不咬人的蚊子,研究人员还试图给蚊子绝育,或者给蚊子装上“致死基因”。
中山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热带病虫媒控制联合研究中心有一个“蚊子工厂”。在工厂里,他们培育雄蚊,让其感染细菌沃尔巴克氏体,然后放飞。雄蚊子不咬人,沃尔巴克氏体能让雌蚊“绝育”:它让雌蚊产下的卵都无法孵化。因此,蚊子越来越少,它们传播疾病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在如何减少蚊子方面,位于英国的生物公司Oxitec采用了另一种方法:“致死基因”。
他们在美国佛罗里达、巴西、墨西哥、法国、印度、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地进行放飞实验的也是雄蚊。这些埃及伊蚊 的雄蚊体内被插入了一种 自限基因tTAV(四环素抑制性反式激活子的变体)。当这些蚊子的食物中有四环素时,它们可以存活下来。一旦被释放到野外,这些基因改造过的雄蚊和其后代将因缺乏四环素,发生基因表达异常,最终死亡。幼蚊在“成年”之前死亡。

冈比亚按蚊。 内华大学安德鲁·诺斯拍摄
换换口味,控蚊不易产生“耐药性”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2016年1月报道,全世界已知3500多种蚊子,绝大部分都以植物或花蜜为生,只有6%种类的雌蚊吸食人血,但每年造成超过100万人死于疟疾、登革热和黄热病。
最危险的三种蚊子包括:埃及伊蚊、白蚊伊蚊、冈比亚按蚊。
为了遏制上述传染病,人们喷洒杀虫剂,但一个常见的问题是,一些杀虫剂往往只在初期使用的一段时间内,杀虫效果良好,随后,蚊子就开始出现抗性、耐药性等问题。
但改变蚊子嗜人血这一方法可能会有所改观。
诺斯等人认为,与普通杀虫剂相比,这种给蚊子“换换口味”的办法,不容易产生抗性。因为蚊子然可以从其他动物身上吸食血液,因此,它们面临的“生存压力”较小。
(原标题:美学者获军方资助研发“不咬人的蚊子”:欲改造其嗜人血基因)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不咬人蚊子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英国首相说英欧本周内将敲定未来关系框架细节
成都大熊猫冬日卖萌
河北集装箱“水铁”联运吞吐量逾19万标箱
泰国将封锁打捞上岸的“凤凰”号以开展调查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