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中国首次开展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
中国首次开展中欧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
21日,我国首次在真实海域开展的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任务圆满完成。16名中国航天员和2名欧洲航天员完成了海上自主出舱、海上生存、海上搜救船救援及海上直升机悬吊营救等科目。朱九通摄

科技日报烟台8月21日电 (记者付毅飞)21日,16名中国航天员和2名欧洲航天员在山东省烟台市附近海域,圆满完成为期17天的海上救生训练任务。任务结束后,欧洲航天员马蒂亚斯·约瑟夫用中文愉快地向媒体表示:“舒服!”
这是我国航天员首次在真实海域开展救生训练,也是首次有外国航天员参与我国组织的大型训练任务。
此次海上救生训练,由中国航天员中心组织实施,交通运输部北海救助局提供训练保障,主要针对空间站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应急返回溅落海上开展专项训练,旨在提高航天员海上自主出舱、生存和救援技能,磨炼航天员意志品质,增强团队协作和实战能力。18名航天员按照3人乘组模式编为6个乘组,马蒂亚斯与欧洲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女)被编入不同组别,与杨利伟、景海鹏、王亚平等全体中国航天员共同训练。

全体航天员圆满完成了海上自主出舱、海上生存、海上搜救船救援及海上直升机悬吊营救等科目,掌握了海上自主出舱的方法与流程,熟悉了海上生存环境和救援模式,增强了与救援人员以及航天员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
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载人飞船应急返回,有可能落在海上。我国此前在水池和水库进行过救生训练,在真实海域还是首次开展,无论是科目设置、训练内容还是实施规模,都更加复杂。这也是我国首次开展航天员和载人航天工程应急搜救人员的联合演练。
黄伟芬表示,此次训练进一步验证了航天员海上救生训练方案、海上营救方式、海上自主出舱方法与程序设计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为空间站任务应急搜救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此次训练为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马蒂亚斯对此次训练很满意。“训练的质量跟欧洲航天员一样高。”他说,工作人员准备认真,让他觉得很安全;中国航天员也给予他很大的帮助。
据了解,2015年5月,中欧双方签署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欧洲空间局关于在载人航天领域开展合作的长远目标和实施步骤》,明确了2015年至2017年为技术交流阶段,中欧双方参与对方的航天员训练活动。2016年6月至7月,中国航天员叶光富赴意大利撒丁岛,参加了欧洲航天员中心组织的洞穴训练。黄伟芬表示,未来双方还会在合作协议框架下继续开展交流合作。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航天员 海上 训练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山火肆虐后的天堂镇
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六号卫星 搭载发射4颗微纳卫星
马克龙呼吁建设一个更加一体化、强大且独立的欧洲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