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印度外交家巴德拉库马:我为何总给印度泼冷水?

资料图:印度阅兵
【环球时报记者 谷棣】印度外交家巴德拉库马曾任印度驻乌兹别克斯坦(1995年-1998年)、驻土耳其大使(1998年-2001年),此后十多年来,作为独立撰稿人,他在香港《亚洲时报》网站撰写博客——“印度点睛之笔”,很多文章因观点鲜明被国际媒体纷纷转载。中印洞朗对峙事件以来,巴德拉库马多次向印度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泼冷水,就如何缓和印中关系发表看法。近日,巴德拉库马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印中两国之间尽管会有些磕磕绊绊,但必须友善相处。
环球时报:您认为双方最终能通过外交手段而非军事对抗解决洞朗对峙问题吗?
巴德拉库马:综合考虑对峙两个多月来的所有因素,我坚信印中两国爆发一场边界冲突的可能性很低,但在这种异常紧张的情况下,总存在误算可能。因此,双方保持畅通的外交轨道并向前行进势在必行。
环球时报:您11日在《亚洲时报》刊文认为,印中如果发生战争将暴露印度“软实力”的无助,原因何在?
巴德拉库马:我读了《环球时报》采访历史学家马克斯韦尔的文章(见8月11日本报第7版题为“印度错把中国当成他们的敌人”的专访—编者注),他提到1962年印中战争时国际舆论曾一边倒地支持印度,原因是当时西方敌视中国。现在已经完全不同,中国已成为许多国家的增长引擎,中国提供的发展援助将令西方世界相形见绌。“一带一路”倡议、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中国模式”也受到全世界关注,并改变着国际环境。迄今为止,中国的崛起仍然是和平的,这是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不无悲哀的是,如今我的国家正在发生许多令我感到不适的事情,我能想象到,在这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上,国际舆论必须意识到印度近几年来出现的偏狭潮流和社会排外趋势。印度不应仅因为那些国际舆论“存量”和支持而挥霍其“软实力”。
环球时报:您提到若莫迪总理“让步”,那么印度国内带有民族主义情绪的选民和安全事务当权派将感到失望。印度为何如此沉溺于防范中国?
巴德拉库马:毋庸置疑,在印度国内,印中关系已成为极具情绪化的话题。我不想深究催生这种情绪的历史原因和其他深层因素。在我看来,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处理国家关系,只要过分情绪化,理性就会遭殃!从根本上来说,印度人难以接受中国崛起。这已引发复杂感受。我认为,唯有通过在不同层面,尤其是经济和民间的密切互动,才能驱散其中的一些憎恶情绪。这样的情绪最终会消失吗?我是“顽固不化”的乐观主义者,因为对印中这样的邻国来说,尽管会有些磕磕绊绊,但必须友善相处,此外没有任何其他选项。
环球时报:您经常撰文,为两国紧张关系降温,在印度,这些声音是否被更多人接受?
巴德拉库马:不可避免,当出现类似对峙情况时,总会有头脑发热者,出现许多不负责任的看法。但我信任莫迪总理,作为一位强有力、拥有大量拥趸的领导人,他有能力做出艰难抉择。印度政府正在非常慎重地应对这种状况。如果能通过外交渠道找到一种临时和解方案,所有喧嚣都将退去,且生活照旧。我认为,该起事件未必是对印中关系造成长期损害的问题。
在我看来,印度和中国能做的是相互对对方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保持敏感,并把解决分歧和争端的双边轨道放在首要位置,双向而行。显然,亚洲足够大,完全容得下两个巨人互惠互利地并存与合作。
编辑:曾珂
关键词:印度外交家巴德拉库马 总给印度泼冷水


黎巴嫩举行阅兵庆祝独立日
纽约举行2018感恩节大游行
河北衡水:非遗文化进课堂
探访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
新疆开通“空中巴士”助力冬季旅游
全国政协京内新任委员参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
博鳌亚洲论坛首尔会议聚焦合作与创新等议题
胡塞武装宣布愿为和谈停止所有军事行动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