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民企扶贫新阶段:从分散到规范
管理创新:与公司治理相结合
恒大集团参与大方县的扶贫故事,已经成为我国民营企业参与扶贫事业一个典型案例。
今年5月3日开始,除大方县外,恒大集团又承担了毕节市纳雍县、威宁县、赫章县、织金县、黔西县、金沙县、七星关区、金海湖新区和百里杜鹃管理区共6县3区的帮扶工作,到2020年帮扶全市92.43万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
这再一次让很多人对恒大集团参与扶贫事业充满了好奇,到毕节市考察、学习的外地企业家、政府官员,大多要到恒大集团帮扶项目看看。
如果能拿到恒大集团扶贫负责人姚东的名片,一定也会对他的头衔感到好奇:恒大集团副总裁、扶贫办主任、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其实,恒大集团在大方县和毕节市其他县区的扶贫工作,与当地党委、政府在管理工作上,与公司治理相结合,共同探索出不少创新之举。
比如在投入上,恒大集团不仅计划投入110亿元的资金,还有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巨大投入。
2015年12月9日,恒大集团成立了扶贫办公室,选派具有20多年基层扶贫工作经验和党政工作经验的集团副总裁姚东兼任扶贫办主任。同时,从集团总部和各分公司抽调287名员工组成管理团队,深入大方开展扶贫。这些员工中,80后、90后占90%以上,大部分是211高校毕业生。
在大方县,恒大集团成立了恒大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下设19个部门,形成了职能职责健全的扶贫框架。毕节市委、市政府又在全市抽调100名干部,与恒大员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大方县扶贫办与恒大扶贫办同楼办公,实现无缝对接。
截至7月底,奋战在毕节市脱贫攻坚一线的恒大集团员工已达2108人。这已经相当于一家大型企业的员工总数了。他们实行公司化的考核,有奖有罚,有升有降。
记者注意到,2016年底,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在董事会上力主,为大方扶贫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员工颁发了特别奖金。
把参与扶贫攻坚与公司治理体系相结合,融为一体,科学运行,已经成为一些上规模企业的标准动作。比如中国泛海控股集团。
2015年,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董事长卢志强的领导下,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把参与扶贫纳入了公司预算管理体系,制订了泛海公益性扶贫和扶贫产业投资两个“五年计划”。
2016年2月,中国泛海控股集团专门成立了泛海扶贫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为有效参与扶贫攻坚提供了组织保障。
共赢路径:“大本事”的新本事
130多名员工、注册资本500万元、主营业务香菇菌棒和干鲜香菇等农产品深加工、年销售额近1亿元、一个“纯菇鲜”品牌……
赵加甫2005年创建、5年前迁至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大乌邑村的大本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虽然取得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农、林业龙头企业等专业资质,但规模上至多算得上是一家中小企业。
从2016年开始,这家扎根于农业的公司又有了新本事——在施甸县采取“政府企业共建香菇扶贫产业园、反租倒包贫困户”模式,参与精准扶贫。
赵加甫在创业之初,就曾多次参与助学、修路等社会公益事业,但大多是一事一议,碰到了就捐点钱。
直到2015年底,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赵加甫和公司管理层有了新的想法,把扶贫事业与企业运营结合在一起,利用公司化运作的专业优势,带动更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走一条规范化的企业、农民、集体和党委政府共赢之路。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积极反馈,并把他们纳入到全县整体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据大本事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兴健介绍,经过探索,目前推行的“政府+公司+银行+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开始发挥作用。全县计划三年扶持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驻“大本事”香菇产业园区,帮助3000多贫困人口脱贫。公司已投入资金4200万元,流转土地1080亩,建设生产用房6000平方米、大棚4000个;投入486万元,为入驻园区农户建设200间临时住房,配套水、电、路。
“农户就是园丁!付出就会有回报,完成脱贫任务只是最低标准。”赵兴健说,现在入驻种植园已经接近300户,下半年陆续还会有大量农户入园。
盈利是农户最关心的问题。为此,“大本事”公司实行利润承诺,设定全年收购保护价,确保农户每棒菌不少于1元利润。“每个建档立卡户只需付出1个劳动力,每批种植2万棒,一年入菇2批,净收入保底4万元。”赵兴健说。
“大本事”公司这种建立长期共赢的规范化扶贫模式,正在成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普遍路径。
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截至2016年底,全国进入“万企帮万村”的民营企业有2.65万家,精准帮扶到388.6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涉及2.46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2.1万个)。
到了7月底,已有3.26万家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精准帮扶对象达到3.35万个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村2.4万个)。
据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谢经荣介绍,这些企业和帮扶对象,都已经进入精准扶贫行动台账管理。各级工商联充分发挥桥梁、纽带和助手作用,协调各种关系,为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攻坚创造更好的条件。
打破壁垒:互联网新秀们的新实践
从事互联网创业的企业家虽然跑得比较快,但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身上的责任。
去年年底,全国网络扶贫现场推进会在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召开。会上,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及京东集团等15家单位联合发起了网络公益扶贫联盟。
此后,媒体才观察到像刘强东这样经常出现在时尚、科技媒体头版、头条的创业新秀们,已经在参与扶贫攻坚的道路上走了很远。
8月8日,刘强东的名字出现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评选表彰活动的通知》上。
从这则通知中可以看到,今年44岁的刘强东,不仅创造了互联网商业史上少见的轻重结合大公司,也利用京东商城的产业链优势,打造了一个“互联网+扶贫”示范区:促成110个国家级贫困县在京东平台开设扶贫特产馆;建设冷链物流体系,在全国11个城市建设先进多温层冷库,覆盖300个大中城市,打破贫困地区鲜活农产品上市瓶颈;组织电商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技能,培训10万余人次,解决2.5万人就业。
此外,京东商城上线了扶贫频道,首页建立入口,加大流量支持,全力推动贫困地区产品上线,挖掘了6000多户商家,上线136个品类商品,实现销售额153亿元,帮扶了1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开创“扶贫跑步鸡”等“互联网+金融+产业扶贫”项目,建立到户到人、精准帮扶模式,带动4.2万贫困人口发展产业。
像刘强东这样,利用技术优势,打破地理空间界限,推动扶贫攻坚步伐不断前行的企业家还有很多。
比如,全国政协委员、苏宁控股集团董事长、2016年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张近东。“我们参与精准扶贫的要求与做产品的要求一样,做精、做细、高效。”张近东说。
农村是电商发展的薄弱地带,也是扶贫攻坚主战场。目前,苏宁云商在国家级贫困县已经建成“O2O中华特色馆”超过250家。苏宁接下来的计划是建立10000家直营店,覆盖全国1/4乡镇,从渠道建设层面打通“农村电商”壁垒,惠及上亿农民兄弟。
对于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态势,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评价说,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参与度、覆盖面、创新性、实效性都超过预期,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肯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下一步,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资本、管理、产业、人才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推动贫困地区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培养一批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刘永富说,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扶贫机制,使产业项目和贫困群众结成紧密的利益结合体,提升贫困群众可持续就业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记者 杨朝英)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扶贫 民企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