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秦皇岛昌黎生态立县 再造绿水青山
第二届河北省旅发大会召开在即,作为主办地的秦皇岛市昌黎县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旅发大会地攻坚扫尾工作。
8月28日,笔者来到昌黎县十里铺乡葡萄小镇的矿坑公园进行考察,映入眼帘的是绿草满坡,花儿绽放,鸟儿在林间、草地飞舞撒欢。笔者为这里化腐朽为神奇的新态而感到震撼。
昔日满目疮痍的采石场,今朝共享的大花园。理念之新、变化之新、未来之新,令人惊艳。这背后隐藏的是昌黎县强化“生态立县”“绿色发展”“山海一体联动”的创新型发展战略,站在战略转型的新风口,昌黎迎来全县域高起点的可持续发展新态势。
生态立县,推动绿色发展
2017年初,昌黎县围绕生态、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和政治“六大价值最大化”的基本目标,遵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并结合了河北省、秦皇岛市的总体发展规划,对整个碣石山地区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全域旅游联动、新农村改造等,碣石山风景区周边102平方公里区域发生了根本变化。
在维护自然生态系统安全,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昌黎县采取“生态修复先行”原则。在修复理念上,引入了国际先进生态修复项目伊甸园的实践经验,对碣石山矿坑修复采用了“生态修复”与“艺术修复”组合策略,对被破坏的山体沟壑精心全域修复。
在碣石山片区的修复过程中,矿坑公园利用国际先进的挂网喷播、生态袋、生物芭等生态修复技术,对破损山体进行了修复。
立足艺术创造,堆满花岗岩块的干扰园、绿色开始萌发的萌发园、草木郁郁葱葱的葱郁园、植被繁茂成熟的再生园,矿坑公园在原有采石场和两条冲沟的基础上,通过场地记忆理念,以一条时间轴为主线,将修复历程展现出来。
融入共享理念,观花风景林、观叶风景林、本土植被等山野林趣间,运动、亲子、休憩,矿坑公园提供参与体验的活动空间,提供生态观光、科普教育功能,启示人们注重生态保护。
精美大气的矿坑公园,凸显出“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工匠精神。不远的将来,一座居游共享的立体生态大花园将展现在世人面前。
实际上,早在2016年初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昌黎县委书记刘学彬就提出:“基础好、底子好还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要理念超前,方向对头,不能暴殄天物。在没有想好之前,我们宁可留白,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这块宝地。”他所说的这块宝地指的就是碣石山片区。
县里统一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必须创新理念,才能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实现新突破。
理念的突破与创新,建立在深刻认识当前事物发展状态的基础上。为此,昌黎县提出了“五个深刻把握”:深刻把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机遇,深刻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向,深刻把握后工业化时代的新特征,深刻把握新型城镇化的新趋势,深刻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
目前,以第二届河北省旅发大会为契机,昌黎县突出“生态立县”,加快从工业文明主导模式向生态文明主导模式转变,以生态文明建设力促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培育生产、生活、生态相互融合的发展支撑极。矿坑公园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将打造成为山体修复样板、原生态旅游样板,带动周边农民转变观念,致富就业。
革故鼎新,开启全域修复战略
昌黎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铺开,以山体修复、水系修复、生态恢复三大工程为主体着力推进。
站在被啃噬得遍体鳞伤的山体前,昌黎人说:“它就像人身上的癣一样。”
“从生产队那会儿就开始崩,那会儿崩一炮,石头够采上一个月。后来头天晚上放炮,一放好几炮,第二天早上就拉没了。”今年63岁的十里铺村村民赵树兴,前前后后在矿山上干了二十多年,亲身经历过集体的十里铺石矿、国营的昌黎县第二石矿和后来的个人承包时期,“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二矿最兴旺的时候有300多人,白天晚上三班倒粉石头,为提高运输效率,还曾经打算修一条从矿山上直接到矿车站的‘空中索道’,直通铁路货场。”
“空中索道”最终没有修成,改装的“四不像车”却拉走了一车车的石头。这种“四不像车”又被昌黎人称为“怪物车”,就是这种“怪物”吃掉了一座座青山。
它吃掉的还不仅仅是山。赵树兴的家原来就在今天矿山的碎石场所在地。为了采石,上世纪六十年代地被生产队买下,家迁到了山下。“山脚下过去都是杏树、枣树、桑葚树等各种果树,后来为了采石也都砍了。”赵树兴说。
“过去为了经济发展,号召自力更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昌黎的花岗岩为地方经济、为国家建设都作出了贡献。”曾经在县建筑局担任建筑设计师的王广载,清楚地了解昌黎每一座山出产的花岗岩的特点,“可是后来真的把山都快吃光挖尽了,一味攫取,最后只能是落得没得吃的恶果。”
“好好的一座碣石山,弄得千疮百孔,于法、于情、于理、于心都无法交待。”县委书记刘学彬的一番话,表明了昌黎县敢于正视问题,不怕动“阿Q头上的癞疮疤”。
革故鼎新,敢叫日月换新天。
关停露天矿山,一旦采矿证到期便关闭,不再办理延续手续。对于主体责任消失的矿山,由政府进行生态修复。
“2015年起,昌黎县开始生态修复矿山,县域沿线及周边可见共有19处,目前已修复4处,正在修复6处。”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尚平介绍说,“主要修复手段是场地平整、危岩清理、山体挂网喷播、覆土绿化,引导自然慢慢过渡到自我修复。碣石山区域内的矿山,在绿色修复之外,还采取了创意修复,打造花园式景观。”
水系的生态修复,从河道开始。今年,昌黎县下决心启动河道三年整治,形成“四水贯城”,把县域水系打造成新的景观带。
“目前修复的河道为大沙河山洪沟,雨季经常出现洪涝冲刷等灾害。河道生态修复,利用开卡疏浚、凿井开源、防护加固、加拦钢坝、景观绿化、修建步道等手段,既提升防洪泄洪能力,又提升了河道景观风貌,使河流由季节河变成长年河,守住了周边景观的灵气。”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卫江说。
山也还是那座山,河也还是那条河,解放了思想,放开了手脚,结局自然也就不同。昌黎县正在让我们见识的不光是山山水水的变化,还让我们看到这里处处涌动着创新发展的因子——新业态、新载体、新格局、新路径、新思维、新方法。
绿水青山,让原住村民享受幸福生活
昌黎县政府在碣石山地区生态修复改造上,更好地实现了自然生态系统和文化自然遗产资源的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据昌黎县政府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仅葡萄小镇矿坑公园就已经完成碎石场山体先期修复平面面积近5000平方米,采石场山体先期修复平面面积约1.4万平方米,山体消除安全隐患点23个;建成面积达16万平方米;葡萄小镇大沙河山洪沟河道先期修复长度2.9公里,主河道先期疏浚长度约1.6公里,危旧驳岸先期加固约830米,改造泄洪坍塌隐患节点8处。
站在矿坑公园的左前方,看远处的凤凰山,正似一只展翅凤凰。青山倒映绿水中,凤凰愈发呈翩翩欲飞之态,令人生出无限遐想。
河边,石笼驳岸,青青的草儿已经在上面长出。青青河边草,连连绵绵。离河远一点的草地上,种了树,蒙古栎、元宝枫、银杏,更多的是具有本土特色的馒头柳、榆树、国槐、山杨、白蜡,还有山杏、山桃、樱桃、梨树、苹果树等灌木。随着地形的起伏,在树林中穿越,感受植物生长的变化,体验生命之境的神秘和乐趣,这是美好的植物多样性恢复给人们带来的一派生机。
修复后形成的矿坑公园以时间轴作为主要导览路线,将矿山修复历程通过立体花园、垂直绿化、艺术小品、山体灯光秀等方式活灵活现地展现了出来,成为民众休闲、体验、游览、健身的立体生态花园,活泼的互动场所和生态教育基地。
目前,昌黎县政府在做的就是统筹“生态修复、文化传承、产业转型、幸福乡村、全域旅游、政策创新”六大策略。在此基础上,未来值得期待:矿坑公园、葡萄小镇、干红小镇、诗词花卉小镇……还会有一个大公园都将它们统到麾下。
一语天然万古新,千金难买一天然。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才能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资源。昌黎县通过创新型的生态修复模式,力争实现联动互通、融合发展,让原住村民能够在新业态下享受幸福生活,同时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为目标,为原住村民留住绿水青山。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修复 生态 昌黎县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