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基建巨人华丽升级
“中国交建的诞生和发展是中央企业改革创新的一部发展史。”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子宇说,正是这样的持续改革创新,中国交建从一个基建巨人成长为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交建积极谋划企业发展新蓝图,加快实施结构调整、创新驱动等一系列改革举措。
2017年,中国交建位列世界500强第103位,连续11年荣膺ENR全球最大国际承包商中国企业第1名,在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十二连A”。
创新打造“五商中交”
2005年,中国交建以强强联合、新设合并方式组建,不到9个月时间即实现H股整体上市,成为特大型中央基建企业重组改制、整体上市的第一家。
经过十多年不断发展创新,中国交建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港口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公路与桥梁设计建设公司、世界最大的疏浚公司、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起重机制造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国际工程承包公司、中国最大的高速公路投资商,拥有中国最大的民用船队。
2016年7月,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宣布中国交建作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中国交建又迎来了继续创新、寻求更高突破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中国交建审时度势提出了打造世界一流工程承包商、城市综合投资开发运营商、特色房地产商、基础设施综合投资商、海洋重型装备与港口机械制造及系统集成商的“五商中交”战略,推动公司由工到商、工商融合发展。
中国交建以打造世界领先的交通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开发、装备制造及海洋重工、疏浚及海洋环保、园区投资建设运营服务、产业金融服务六大产业集团为目标,制定了“一台六柱”改革总框架,规划了改革的发展蓝图。
蓝图已定,如何落实?中国交建认识到,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在结构调整上下功夫,具体做好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资产结构调整。
在组织结构调整上,积极打造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整体架构。加快投资公司总部平台建设,将集团总部打造成战略管控、产业培育、资本整合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总体定位。
推动六大产业集团所有制改革,对接资本市场,加快产融结合,使其成为竞争力明显、充满活力和发展动力的现代产业集团。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努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围绕“一台六柱”的产业布局,加快进行资源整合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巩固交通基建领域优势,培育养护、机场、铁路等新兴业务;发挥重大装备设计制造、服务集成能力,整合海上风电等新能源装备、城市智能装备系统业务;布局城市公用基础设施资源,向城市运营领域不断延伸;发展海洋经济,进军岛礁综合开发,积极拓展绿色环保市场。
在资产结构调整上,不断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PPP等多种投融资形式在码头航道、轨道交通、海底隧道、生态城市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可持续的经营性资产,工业园区、产业开发区、路港、城市综合开发运营等经营性资产近2500亿元,占总资产的25%左右。资产结构调整有效地支持了公司发展,提升了公司运营质量和效益。
深化内部改革提质增效
中国交建结合国资委“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等专项改革工作的部署,全面推进公司内部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自2016年5月开展“压减”工作以来,中国交建超额完成了第一阶段压减任务。压减法人企业115户,压缩法人层级3级(由10级压缩至7级)。压减后将节约人工成本近5.2亿元,节省管理费用约4.4亿元。
为增效升级,中国交建制定了《工作总体方案》,对6户企业按照“一企一策”“分类实施”方式进行专项治理。在确保完成国资委2017年要求处置完成50%的目标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力争2017年完成75%,2018年全部完成目标。
此外,中国交建还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工作。目前,中国交建存在教育机构5家、医疗机构20家,相关改革措施待国家关于教育医疗机构改革的具体政策出台后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方面,中国交建内部尚存厂办集体企业3家,正在分别制定改革方案,争取2017年完成。
中国交建结合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把党组织建到项目工地,形成其独特优势和红色竞争力。截至今年6月底,已对34家单位公司章程修订送审稿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全面提升全球发展能力
2017年5月31日,中国交建完成了肯尼亚蒙内铁路建设并承担全部运营管理和维护任务,把中国的资金、技术、标准、装备制造和管理经验全产业链带入非洲,开创了中国铁路“走出去”新模式,推动中国交建由海外工程承包商向运营商、服务商转变。
“从1958年援外工程建设算起,中国交建有近60年海外发展的历史,经历了早期对外援助、劳务输出、参与低端工程承包、成套技术与设备输出、全球化发展五个阶段。”孙子宇说,面对当前国际化竞争的大趋势,中国交建加快全球市场的谋篇布局,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推动营销、管理、人才集聚的国际化。
目前,中国交建在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210个驻外机构,在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和地区建设了10320公里公路、152座桥梁、2080公里铁路、10座机场、95个深水泊位,提供集装箱桥吊754台。(经济日报记者 齐慧)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中国 国交 建设 发展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