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财·知道财·知道
青海:新兴产业链条发力凸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
新华社西宁9月12日电(记者骆晓飞)光伏新能源产业项目“领跑”全国,光电产业、3D打印、镁合金等产业项目从无到有,一批新材料技术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近年来,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基于资源优势和既有产业优势,青海持续推进工业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日渐走出产业经济“洼地”,甚至在一些领域成为行业“领头羊”。
地广物博、矿产资源富集,青海在发展资源型工业经济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关资料显示,青海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资源107种,其中11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首位,是名副其实的资源大省。然而,过度依赖资源型工业造成的资源浪费严重、产业链偏“粗”偏“短”、工业结构严重失衡、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弱小等问题也长期存在。
党的“十八大”以来,优先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深度调整工业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青海省寻求绿色发展之路的战略选择。
按照“延伸产业链条、发展优势产业、打造核心企业、培育产业集群、建设重大产业基地”的思路,2011年至2016年间,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2000亿元,基本建立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七大产业为主的主导产业体系。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循环经济中硫的平衡为核心,逐步形成了氯碱、有色金属冶炼、甲醇与氟化工相结合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同时,基于丰富的盐湖锂资源而发展锂电系列产品,形成一条完整的低碳锂电产业链。
“青海工业结构偏重,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结构调整近年来始终是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主线。”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乔弘志说,投资结构的调整,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拉动青海经济保持了相对稳定增长。
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提供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青海循环经济、新兴产业投资占一般性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70%,尤其在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投资呈现“翻跟头”式的增长。与此相对应,循环经济和新兴产业对青海经济的贡献率亦持续保持高增长。
青海省统计局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青海工业投资中采矿业投资同比下降了24.8%,而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投资却均保持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其中,装备制造投资增长了1.5倍。
以新能源产业发展为例,2010年以来,青海省把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的突破口,先后出台一系列新能源产业规划以及相关扶持政策,推动新能源发电装机实现了“每年100万千瓦”的增长。
国家电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青海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874.35万千瓦,占全省电源总装机的35.42%。同时,光伏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光伏制造业的快速成长,青海省已建成投产光伏制造企业12户,累计完成投资超过150亿元,实现产值超过100亿元,带动1万余人就业。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青海先后制定《青海省“十三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和《青海省盐湖锂资源开发利用暂行办法》等规划和扶持政策,多渠道加大锂资源产业链投资力度,实现了从“锂资源大省”向“锂产业强省”的转变。目前,青海省已建成碳酸锂产能3.8万吨,在建产能达9万吨,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基地。
“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已成为青海的支柱产业。”青海省统计局副局长康玲介绍,目前,青海新能源产业在工业中的占比约为15%,基本形成了光伏和锂电两大完整产业链条;而新材料产业则形成了新型轻金属合金材料、新兴化工材料、新兴电子材料等产业体系。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产业 青海 新能源 新兴产业 青海省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