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一种简单运动长寿护心 久坐久站毁心脏
编者按: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上升,成为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第一杀手”。这种疾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无症状心悸缺血,还会引起心绞痛,导致心肌梗死,甚至猝死。而许多冠心病患者更多是对健康知识的匮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病情加重甚至猝死。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冠心病,得了冠心病,应该如何科学保健呢?针对这一问题,人民健康网打造《“健”识早知道》专栏,本期将为您梳理冠心病患者如何运动的相关知识,与您一起变身成为健康知识小达人,将健康进行到底!
长寿从散步开始 冠心病人怎么散步?
冠心病患者适宜缓步慢行。冠心病患者散步步速不宜过快,以免诱发心绞痛。应在餐后1小时后再缓慢行走,每日2-3次,每次半小时,长期坚持可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形成,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并减轻血管硬化。
心脏病人的运动原则应遵循“1、3、5”
大量研究证明,有规律的运动对心脏病有积极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建议,心脏病患者运动应遵循“1、3、5”原则。
“1”指运动时的心率不超过170减去年龄数。运动处方通常包括运动强度、频率、时间和类型等方面。拿运动强度来说,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肺功能测定结果,制订一个“靶心率”,即运动时所要达到的心率。但一般来说,运动时的心率不超过170 减去年龄数。此外,运动前后要数脉搏,以运动后增加不超过20 次/分钟为宜。
“3”指每天步行约3000 米,时间在30分钟左右。一般情况下,运动要定量,避免运动强度过小或过大。很多时候,心脏病患者刚开始运动时,也许仅能维持5~10 分钟,随着心功能的恢复,运动时间会慢慢延长到30 分钟或更久。临床上认为,合适的运动量应是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觉舒畅,无明显疲劳感,第二天睡醒后心率仍然稳定。
“5”指初始运动每周不超过5天。最开始的时候,依据个人情况,每周活动最好别超过5天,随后可增加至每天都活动。大家要将运动变成生活中的固定环节,就好像吃饭一样。要知道,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效果,可能比干坐着不动更糟糕。
还需要提醒的是,心脏病患者一旦开始运动后,应该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如果运动后次日早晨感觉疲劳,运动中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异常、运动能力出现下降、因呼吸急促而不能自由交谈、面色苍白等应马上停止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计划。另外,心脏病患者参加运动锻炼是有一定危险的,运动量、次数、时间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量体裁衣”。
久坐的风险有多大?冠心病风险高4倍
“久坐不动”容易危害健康。曾有研究认为,久坐可能会诱发一些腰腿类疾病,提高患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久坐少动者,血液循环减缓,血液黏稠度增高,心肌收缩乏力,患冠心病的风险要比经常运动或体力劳动者高4倍。
久站比久坐更伤心脏
加拿大最新研究发现,久站比久坐更伤心脏。如老师、外科医生、护士、发型师、专柜小姐、厨师、餐厅服务员等一些因工作需要长时间站立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更高,患背部疾病、流产的风险也相对较高。
与坐着工作的人相比,长期站立工作的人,男性患心脏病风险增加39%,女性患心脏病风险增加80%。因为长期站立时,腿部血液向下流动,身体下半部分压力使得心脏血液循环变差。专家表示,降低危害的方法就是站一会儿要活动一下身体,这样肌肉运动时挤压血管,有助血液回流。建议每半个小时移步走走,也可以练练办公室瑜伽。
经常骑自行车,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
近日,刊登在《循环》和《美国心脏协会周刊》上的两项研究指出,经常骑自行车的人,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低。
《循环》的文章说,研究人员调查了4.5万名丹麦成年人,结果发现:在20年的追踪调查中,经常骑自行车的人,心脏病发作风险降低了11%-18%;每周只需要骑半小时自行车就能够帮助机体抵御冠状动脉疾病;在头5年跟踪期间经常骑自行车的人,相比随后15年不骑自行车的人,患心脏病风险降低25%。
冠心病患者记个一二三四五
对于冠心病患者,除了看医生,自我管理更重要,重点是记住一检二管三动四服五复查。
运动方面千万别过,比如冬季的早晨,运动的强度以不感觉疲劳为宜,简单的计算方法是170减去年龄,运动后达到这样一个心率就是健康的范围。
心脑血管患者初秋出游需量力而行
立秋之后,许多心脑血管患者都开始计划金秋活动安排。夏秋之交仍是心脑血管高发季节,有冠心病的患者出游要注意量力而行,遵从医嘱。
“秋老虎”气候早晚清凉、午后高温暴晒,气温仍较高。这种气温热且气压低的气候,室外活动出汗多,机体相对脱水,加上高温导致的血管床扩张,易引发舒张血压偏低,血液浓缩,容易让冠心病患者特别是老龄患者发生心绞痛,严重时可突发心梗危及生命。
此外,室内外温差让许多老年人硬化的血管难以适应,经常出现头晕、头胀、胸闷等不适,加上许多人爱喝冷饮,这机体内外的“温差”也是许多人心脑血管发病的诱因。
夏末秋初,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要注意什么呢?首先择温活动,强调喝水。即选择舒适的户外温度外出活动,且外出活动时应定期喝水,而不是感觉口渴时再喝,喝水宜选择稀糖盐水为佳,切莫一次性饮用大量冷饮。其次,要“定期复诊,调整血压”。此外,还要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个好习惯让血管健康常驻
增强血管功能运动。慢跑、快走、游泳各种有氧运动,帮助肌肉舒展、关节柔软的体操,哪怕是轻微的肌力锻炼等活动,都能改善血液循环,抑制交感神经活动,使人在常态时心律减慢,降低心脏负担。世卫组织数据显示,每周步行大于或等于4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比每周步行小于1小时的65岁以上老人,心血管发病率减少69%,病死率则减少73%。
心血管康复莫遗漏五大处方 运动“可媲美良药”
运动处方“可媲美良药”。胡大一强调,运动是良医、运动是良药。运动不仅可以改善心脏功能、增强肺功能,增强骨骼密度,同时还能缓解压力,改善心理状态。建议患者进行有氧运动,抗阻运动、柔韧性运动,最好是走路、慢跑、游泳和打乒乓球。
胡大一解释说,如果放过支架的患者能够多运动,逐渐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寿命将会逐年延长。如果他把有氧能力提高10个代谢单元以上,并跟一个同样运动的健康人群达到同样的水平,那么这两个人的寿命是非常接近的。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运动 患者 冠心病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