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国庆花坛创最短搭建纪录 所用花卉已实现自主培育
国庆花坛创最短搭建纪录
仅耗时八天 自主品种花卉培养经历四年筛选
10多天前,空荡的天安门广场里突然开进来几辆卡车,打破了深夜的宁静。工人师傅们从卡车上卸下大量钢材,把它们拼接到一起,逐渐呈现出一个花篮的轮廓……2017年花卉布置,大花篮变成了“花果篮”,自主培育的花卉品种更加丰富,创下历史上最短时间搭建中心花坛的纪录。在这背后,凝聚了数百位园林工人的辛苦付出,连续八天夜以继日的不懈奋战。国庆花坛终于以最美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花卉果蔬各有寓意
9月24日凌晨,当大多数人已经进入甜蜜梦乡的时候,百余名园林工人齐聚天安门广场,做最后的冲刺。最近这七八天,他们轮班倒,24小时连续施工,力争创造历史上最短时间搭建中心花坛的纪录——八天内完工。
巨型花篮里摆放着柿子、石榴、苹果以及牡丹、玉兰、月季等,寓意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各个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硕果累累。花果种类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比如,牡丹寓意富贵吉祥;月季象征和平友谊;柿子和苹果组合到一起,寓意事事平安。据了解,最大的一支仿真花,足有四五百斤重;最大的一颗仿真水果,直径可达1.5米。
花篮方案先后调整了三回。“我们8月20日开始试着做了两种牡丹、三种玉兰,磨合生产工艺,每种只生产了一支。” 李海波表示,直到9月8日,方案最终确定下来,才开始大批量生产,那时距离进场安装只剩下了一个星期时间。“由于工期紧张,直到进入天安门广场时,我们还在一边插花、一边生产。”
直到吊装前的最后一刻,工人们还在现场花艺师的指挥下,调整花篮内小型花卉的位置,尽可能地保证花果篮的完美形象。
吊装历时近六个小时。9月24日清晨6点04分,雄壮的国歌声在天安门广场响起,五星红旗与躲在云层后面的旭日一同升起。经过一夜的紧张忙碌,广场中心花坛终于展现在人们面前。
国庆花卉已完成自助培育
距离天安门广场46公里外的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顺义生产基地,是国庆摆花的另一个“战场”。在这里,一批又一批技术工程师潜心培育,历经近20年的时间,终于让广场花坛上绽放的菊花完成了从“国外进口”到“自主培育”的蜕变,花卉含金量也越来越高。
见到育种工程师王中轩时,他正俯下身子,仔细观察着其中一盆,为其“打分”。这片育种基地虽然只有30多亩,却培育出了令中国人自豪的众多菊花新品种。
“十几年前,国庆使用的花卉也就10种左右,现在已达120多种。”王中轩说,1999年前后,开始从国外引进新品种,代替传统盆栽菊花,不仅培育周期大幅缩短,而且株型也更好看。“但是外国没有‘十一’黄金周,菊花一般在十月下旬开花,我们得培育出适合中国国情的本土花卉,将花期提前。”于是,艰难的探索就此展开,国庆花卉也从国外引进迈向了自主培育的新阶段。
今年首次使用的变色菊花“绚秋粉韵”、“绚秋绯红”,都经历过万里挑一的艰难“海选”,是从四万多个菊花品种里精挑细选出来的,并经历长达四年的筛选、扩繁,最终呈现在市民游客眼前。

国庆花坛记录时代发展
今年长安街沿线一共摆放了14处立体花坛,集中展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把祖国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生动地展示出来。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从1986年开始,每年都要进行国庆花卉布置,香港回归、抗击非典、发射载人航天飞船、迎接奥运等重大国事都能在国庆花坛中找到标志性元素。
为了庆祝奥运会在北京召开,2008年天安门广场中心花坛一侧摆放了五个福娃运动造型。
近几年,花篮造型的中心花坛成为“主流”。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花篮造型主题展示及景观性更强,与周围景观的配合度更好,能更加明确体现“祝福祖国”的效果。国庆花坛已成为记录时代发展的符号。
文/本报记者 王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国庆花坛 搭建 自主培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