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走进乐山 宣讲传统文化滋养核心价值观
新华社成都9月28日电(记者张超群)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联合主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六十二场活动28日下午在四川乐山举行。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陶文昭以《优秀传统文化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为现场450余位基层工作者和数万在线网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魂”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之根。”讲座伊始,陶文昭开门见山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价值观的“根”和“魂”,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经验中可以找到直接或间接的对应资源。
陶文昭表示,对待传统文化的传承要讲究方法,一要鉴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二要包容,重视汲取各种文化的有益成分;三要向前,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价值观具有现实性,传统文化是当今价值观问题的治理之方。”陶文昭指出,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本质上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陶文昭看来,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价值观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在社会公德、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方面有不同程度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维系和校正功能,是治理人们价值观问题的一剂良药。”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陶文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积极深入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充分继承和弘扬长期以来形成的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使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服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
陶文昭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是不断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也是中国价值观与世界文明交流交融发挥影响的过程。中国人自古推崇的“协和万邦”“亲仁善邻,国之宝也”等和平思想,在今天依然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理念。
陶文昭最后强调,中国要强起来,价值观也要强起来。因此,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起,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本场活动由乐山市委、乐山市人民政府、光明网、中国伦理学会承办,乐山市委宣传部、乐山广播电视台、乐山市商业银行协办。来自当地的450余位基层干部到现场聆听了讲座,来自全国的223万网友收看了节目,30.6万网友通过微博、论坛等参与了交流互动。(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 乐山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