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打开“深空之门”:美俄携手建首个月球轨道空间站
中新网9月29日电(齐君) 当地时间9月27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俄罗斯联邦航天机构签署了一份联合声明:将合作建造首个月球轨道空间站,名为“深空之门”(Deep Space Gateway),以作为深度探索太阳系并将人类送上火星的月面基地。

国际空间站“升级版”
顾名思义,“深空之门”将作为探索月球表面及宇宙深处的一个门户。具体来说,就是美俄将联合建造一个大型居住舱,可供开展长期的载人飞行任务和科学实验,其发射需使用美国太空发射系统(Space Launch System)的超重型运载火箭和猎户座飞船(Orion spacecraft)。
与国际空间站相比,月球空间站是运行在月球轨道,而非地球轨道。同时,月球空间站也将使用更先进的技术,比如使用电推进技术,并可在月球附近轨道之间转移等。
事实上,多年来国际空间站的运行也为月球空间站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深空探索“时间表”
按照规划,此次太空探索之旅前期分为两部分:“深空之门”和“深空飞船”。
一方面,美俄将从现在到2026年左右研发并建造“深空之门”空间站;另一方面,从2020年左右至2030年左右,将建成“深空飞船”,并在月球轨道进行为期一年的火星模拟飞行。
至此,月球轨道空间站作为一个中转和补给站建造完成,并将主要用来测试和完善用于深空探索的航天器——深空飞船。
但是,由于月球轨道的辐射水平比国际空间站要高得多,因此接下来可能将实现载人登陆月球,并开始在月球建设基地。同时,如一切顺利,可能会在2033年开始进行前往火星系统和火星表面的载人长途飞行,并继续对太阳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更深层探索。

探索宇宙的前哨站
建成后,月球轨道空间站预计将容纳多名航天员进行30~360天的长期载人深空飞行任务。而且“深空之门”作为中转站,可减少飞行器前往深空的速度增量,降低了载人深空任务的难度需求。届时,“深空之门”不仅是前往月球、小行星甚至火星的登陆舱和载人探索组合体的出发平台,也能作为月球车的中继通信平台和前往其它轨道的枢纽。
然而,一个如此宏大的工程最大的隐忧就是预算。美国曾在本世纪初就提出了“月球、火星和更远”的口号,旨在重启美国载人航天的步伐,但最后项目因超支而被取消。因此,双方在此问题上的合作究竟能走多远仍充满未知。

美俄太空“再携手”
上世纪60年代的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在太空有过激烈的竞赛。冷战末期,美俄在太空上的关系从竞争转为合作。
1992年,美国时任总统布什和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决定,美俄全面开展合作。俄罗斯发射的“和平号”空间站并入美国,成为此后国际空间站的前身。
2011年,美国取消了NASA的航天飞机项目,载人飞行器业务进入空白期,目前唯一能让美国宇航员进入太空的方式,只有向俄罗斯“买票”。在太空合作方面,美国已经离不开俄罗斯。
在太空探索领域,俄美两国“携手”以来二十余年间,虽然在众多问题上存在分歧,但双方的合作所受影响甚微。即使两国关系在2014年因乌克兰问题交恶,也并未中断双方在国际空间中的合作。
分析指出,航天探索风险太大,投资更是天文数字,因此合作是明智之举。此次美俄“再携手”,或有望真正打开一扇通往宇宙更深处的“深空之门”。(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美俄 首个月球轨道空间站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