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5G时代,看中国领跑
3G跟跑、4G并跑的中国,能否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实现领跑?新波形、新编码等基础核心技术被国际组织采纳为全球统一标准,时延、用户速率等关键指标遥遥领先,推动车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应用发展……27日,华为在北京2017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上展示的研究成果,给出了令人信服的回答。
“华为在5G研发上全球领先,特别是他们研发的新波形、新编码等成为全球5G统一标准,是非常大的突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IMT—2020(5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表示。
新波形、新编码,基础核心技术成为全球统一标准
“技术标准全球统一是5G发展的前提。”华为5G首席科学家童文博士说,标准的统一不仅可以让全球用户的漫游问题得到解决,而且也将降低海量用户的使用成本,因此,全球通信巨头都力求取得主导权。
“4G主要是服务于人的通信,5G则把人的连接拓展到物的连接,实现万物互联。万物互联是5G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功能。”童文说,核心功能的转变要求5G必须在核心技术上更新换代,“其核心技术包括两部分:通信基站与手机等终端的无线接口技术(也称‘空口技术’),以及核心网的网络架构技术。”
童文介绍,新波形和新编码是5G新的空口关键技术,它们决定了无线信号生成、传播的方式和通信系统性能,是5G最核心、最本质的技术。“在新波形方面,华为研发提出的新波形技术F—OFDM(可变子载波带宽的接入波形)已获得国际权威标准组织3GPP的认可,成为全球统一的5G混合新波形技术标准。”童文说,新编码包括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两种,3GPP选择了华为提出的Polar Code(极化码)作为5G增强型移动宽带场景(eMBB)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
“如果把5G通信比作一座大厦,波形和编码相当于地基和承重结构。华为在这两项核心技术上的突破,是中国企业对世界5G通信标准的重大贡献。”童文说。
在5G网络架构方面,华为则力推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技术。“由于5G要实现万物连接、满足不同行业的通信需求,而每个行业对无线网络的需求各有侧重,比如自动驾驶要求低时延,物流仓储要求连接高密度,未来视频业务需要大带宽等等。”童文说,“网络切片就是在云化的网络架构基础上,把各行业所需的无线网络做成虚拟的逻辑专用网络,如专门的视频网络切片、物联网网络切片,或者关键通信网络切片等;然后由通用基础硬件上的‘网络协调器’统一优化、调度,按需部署、按需供给、按需管理。这样就能满足不同领域所需的网络连接特性,推动全行业的能力提升和转型升级。”
童文说,就在几天前,华为宣布加入欧洲5G架构研究联盟,主导5G网络切片从标准到技术、商用等端到端产业链的构建。“前不久在北京怀柔开展的中国5G外场测试二阶段研发试验中,华为网络切片性能表现优异。端到端的网络切片,将把5G变成使能全行业数字化愿景的支柱型技术——这也是5G与4G断代的分水岭。”
低时延、高吞吐率、多连接数,关键性能指标国际领先
鉴于5G要同时满足增强型移动宽带、大规模物联网(uRLLC)和关键任务型物联网(mMTC)等三大商用场景的需求,国际电联(ITU)对5G的性能指标融合了更多维度,其中最关键的是“1、10、100”:1毫秒级的时延,10Gbps级(Gbps为交换机数据交换能力单位,1Gbps=1000兆比特每秒)的用户速率,每平方公里100万的连接。
华为5G产品线总裁杨超斌介绍,截至目前,华为与全球30多家领先运营商开展5G联合创新和商用测试,其3GPP 5G预商用系统已经在多个运营商的真实网络环境下进行验证,刷新了多项纪录。
在刚刚结束的IMT—2020(5G)推进组中国5G技术研发第二阶段测试中,华为的预商用系统率先完成关键网络架构的测试,在各项指标比拼中均排名第一:小区峰值速率达到32Gbps,空口时延在0.36毫秒,每小区(覆盖半径500米)每分钟连接数达到217万——均远超出ITU(国际电信联盟)对5G的要求。
在与国外顶尖电信运营商联合开展的测试中,华为的表现同样出色。比如,2016年期间,华为与德国电信开展基于5G预商用系统联合测试,与沃达丰开展5G密集城区高低频移动性测试,与韩国电信运营商LG U+完成面向5G三大商用场景的外场测试,与日本NTT DoCoMo完成5G C波段大规模外场测试,测试结果都比国际电联的要求高出一大截。
除了新波形、新编码、新网络构架等基础性技术,华为还在产品方面进行了全系列的自主研发,包括芯片、终端、基站等。“基础技术与应用技术结合,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结合,华为才能在5G性能上遥遥领先。”杨超斌表示。
车联网、智能电网、智慧城市,垂直行业应用大有可为
此次展览期间,华为将与国家电网、上汽集团等垂直行业联合展示5G在智能配电网络及远程无人驾驶上的应用。
“5G将迎来万物互联时代,帮助各行业率先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各自的国际竞争力。”杨超斌说,华为很早就开始拓展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以改善人们的生活、为全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价值。
2016年9月,华为作为创始人之一,携奥迪、宝马、戴姆勒等发起并成立5G汽车联盟(5GAA),并联合车商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一系列车联网应用场景研究;2017年6月,华为与中国移动、上汽集团共同演示全球首个真实网络环境下的远程驾驶,驾驶员可以实时远程操控30多公里之外的汽车。
“华为之所以能在5G的核心技术标准、关键性能指标和主要生态共建等方面全球领先,主要得益于布局早、投入大。”杨超斌说,“作为中国无线标准的倡导者、全程参与者和主要贡献者,华为从2009年便开始投资进行5G技术研究,2012年宣布投入6亿美元研发5G技术标准,2017年更是专项投入40亿元人民币开发5G产品,在世界上11个国家建有研发中心。”
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我国将于2019年启动5G商用。“届时,5G不仅为人的移动宽带体验带来革命性提升,也将带动智慧城市、车联网、智能制造、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行业应用飞速发展。”杨超斌表示。(记者 赵永新)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5g 网络 技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