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我国开通全球首条量子通信干线 成功实现首次洲际量子通信
新华社北京9月29日电(记者董瑞丰、徐海涛)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29日正式开通,结合“墨子号”卫星,我国科学家成功与奥地利实现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这标志着我国已构建出天地一体化广域量子通信网络雏形。
在“京沪干线”北京控制中心,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29日下午使用量子加密视频会议系统,分别与合肥、济南、上海、新疆等地成功进行通话。
随后,白春礼通过“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与奥地利科学院院长安东·塞林格进行了世界首次洲际量子保密通信视频通话。塞林格在通话中向我国近期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希望进一步加强两国的科研合作。
自2013年立项以来,“京沪干线”项目组突破了高速量子密钥分发、高速高效率单光子探测、可信中继传输和大规模量子网络管控等系列工程化实现的关键技术。目前,连接北京、济南、合肥、上海的全长2000余公里的量子保密通信骨干线路已全线贯通,并通过北京接入点实现与“墨子号”的连接,为未来实现覆盖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网络迈出坚实的一步。
据了解,“京沪干线”线路密钥率大于20千比特/秒(kbps),可满足上万名用户的密钥分发业务需求,已实现北京、上海、济南、合肥、乌鲁木齐南山地面站和奥地利科学院6点间的洲际量子通信视频会议。通过这条线路,交通银行、工商银行、阿里巴巴集团也实现了京沪异地数据的量子加密传输等应用。
“京沪干线”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表示,量子通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未来将以“京沪干线”为基础,推动量子通信的大规模应用,建立完整的量子通信产业链和下一代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生态系统,最终构建基于量子通信安全保障的量子互联网。(完)
编辑:杨岚
关键词:量子 通信 实现 首条量子通信干线


纽约时报广场安装水晶球
拉乔利纳赢得马达加斯加总统选举
沙特国王改组内阁
阿联酋驻叙利亚大使馆重新开放
泰国民众在印度洋海啸14周年之际悼念遇难者
越南中南部发生翻船事故致一名中国公民死亡
孟加拉国指派军队维持大选秩序
墨西哥一女州长及丈夫因直升机坠毁遇难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