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无处不在的马赛克艺术
马赛克起源于古希腊,最初是指用小石子、贝壳、瓷砖碎片等材料进行镶嵌拼贴。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如今的马赛克,已成为包含了建筑、装饰等多方面内容的艺术形式。
尊贵地位的象征
马赛克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形式,最早出现在公元前2500-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到古希腊时,贵族们会专门将住所甚至陵墓进行马赛克装饰,以彰显自己高贵的身份。
由于物质文明落后,此时的马赛克材料多为简单的黑白瓷砖、贝壳、碎石块,拼贴的图案也以具象的生活场景或人物肖像为主。


宗教传播的工具
到了古罗马时期,由于贵族对早期的基督徒进行了疯狂打击,教徒们只能在地下室等地点进行地下活动,受文化程度的限制,图像成为了比文字更加有效的传教方式。
位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马赛克壁画,在地道和墙壁上,基督徒们用破碎的瓷砖碎石,凭空拼贴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像,记录了形形色色的宗教故事。

斑斓璀璨的化身
在拜占庭时期,工匠们的技术不断提升,还创造出一种全新的马赛克材料——珐琅。
此时的马赛克装饰,不再拘泥于单纯的组合拼贴。
工匠们在整石上开凿出马赛克碎石,凹凸不平的碎石表面在阳光的折射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再搭配上金箔镶嵌于建筑物的天花板或窗户上,展现了独属于拜占庭时期奢靡璀璨的艺术风格。


帕拉提那礼拜堂建于11世纪,所属的宫殿是历代西西里统治者的官邸。礼拜堂以马赛克再现了《使徒行者》的故事,再以金箔、异域植物造型进行点缀,是拜占庭艺术在建筑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建筑大师的最爱
工业革命之后,马赛克材料的色彩更加丰富,材质也更加轻巧坚固,更加符合现代建筑建造的需求。1852年,安东尼奥·高迪在西班牙出生,
这位被视为“西班牙国宝”的现代建筑大师在他近60年的建筑生涯中,将马赛克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他使其不再是机械地附属于建筑物的装饰品,而是真正融入了建筑的本体之中,成为了建筑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巴塞罗那北端的古埃尔公园,是高迪将自己的奇思妙想付诸实践的结晶。
在这座“与世隔绝”的“童话城市”里,他用无数的彩色瓷片、玻璃几乎由里到外地覆盖了所有建筑,马赛克独特的视觉效果让这座“城市”的童话色彩更加浓郁。

古埃尔公园又称奎尔公园,高迪人生最后的20年,都在这里度过。虽然他只完成了整个建筑群的一部分,但也足够使其成为现代建筑中的一大奇观。
园中共有三座主题喷泉:圆环造型的喷泉、蛇头喷泉以及蜥蜴喷泉。
这些喷泉表面覆盖的彩瓷碎片色彩丰富而和谐,充分展现了马赛克艺术的独特魅力。




古老技艺的现代演绎
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创造者愿意使用马赛克的方式进行艺术创作。
古老的马赛克在现代艺术之上迸发出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美国街头艺术家Jim Bachor以现代商品为灵感,创作了一系列马赛克作品。
熟悉的商品、电影海报通过马赛克拼贴的再创造,为我们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位于里约热内卢的塞勒隆阶梯(Escadaria Selarón),原本只是贫民窟内一道普通的水泥阶梯。1990年,来自智利的艺术家Selarón将垃圾堆里的废弃瓷砖回收利用,镶嵌在这250级阶梯之上。到后来,超过60个国家的游客也纷纷捐助各种材料,和艺术家一起共同完成了这件充满了爱与温暖的马赛克艺术品。



马赛克以其破碎的视觉效果和对色彩超高的驾控力,历经数千年,已经蜕变为一种成熟的艺术门类。从单纯地模仿现实场景,到自主地进行创造,马赛克形式的演变过程,也是工匠、手工艺者、艺术家不断在其中注入自身艺术思想的过程。
在“冷淡风”当道的今天,回归斑斓的色彩世界,追随高迪的脚步,体会深藏于心底的童真与浪漫,又何尝不是一种盎然有趣的艺术体验呢?
编辑:杨岚
关键词:马赛克 艺术 建筑 无处不在的马赛克艺术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