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菲律宾华裔陶瓷专家庄良有和她的千年古瓷展

中新社马尼拉10月3日电 题:菲律宾华裔陶瓷专家庄良有和她的千年古瓷展
中新社记者 关向东
十月的第一天,在位于马尼拉马卡蒂的阿亚拉博物馆,庄良有女士和她厮磨了两年的“在菲律宾发现的福建宋元陶瓷展”150余件千年古瓷告别。
“今天,这些藏品的主人,要来带它们回家。这是我在菲律宾策划的第六个中国外销陶瓷展,也可能是最后一个了。”菲华裔传统文化中心陶艺馆主任、菲华著名福建外销瓷鉴定专家庄良有,在展览最后一天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
“为菲律宾东方陶瓷协会策划这个展览,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从菲律宾30多位藏家提供的300多件藏品中,精选出了150件展品。这些宋元时期福建名窑的精美外销瓷,当年从泉州搭乘商船来菲律宾。不论是出水抑或出土,每一件展品具福建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名窑特征。”
“在菲律宾发现的福建宋元陶瓷展”9月初开展,以千年古瓷实证中菲交往史。展览以宋元时序为经,以闽北、闽中、闽南福建陶瓷名窑地理位置为纬布展,不啻为一部宋元时期福建陶瓷教科书。
展览期间,有数千菲华人士、当地主流社会陶瓷爱好者,以及大中院校学生前来参观。恰逢周末,正午时分,马尼拉Ninoy高中的Myrn老师,带着几十位学生涌进展厅。学生们抢着与美丽的中国陶瓷合影,又围着策展人庄良有女士讨教个不停。
“这是闽北建窑的建盏,酱釉含铁一定不少,光泽深沉迷人;这个松溪窑的全釉绿盘,划纹如此繁复,盘中佛教莲多静雅。这柜闽中名窑德化窑的白瓷和青白瓷持壶、盖盒,多是菲律宾显贵陪葬品,出土时保存完好,从中可以品味出宋元器型流行的变化。闽南的热烈,在瓷器中也有体现,这几款土尾窑的外销瓷穆斯林军持,造型粗犷,历经千年,黄绿釉色依旧夺目”,庄良有如数家珍。
翻看专为展览编著的230多页厚精美画册,每尊入选展品都有精美留影,并详解其出身时代、窑口、器皿特征,非常学术。庄良有介绍闽中展品柜中的一尊白瓷持壶:“我心中的封面‘人物’,得是宋代的,出身蜚声全国的名窑德化窑,品相也要优雅端庄。这尊白瓷执壶因此入选,我称她为菲律宾发现的宋元陶瓷中的‘福建小姐’,作为画册封面,百看不厌。”
为何菲律宾有对福建宋元陶瓷研究如此深的华裔人士?为何庄良有能在菲号召藏家提供大量珍贵藏品,举办千年陶瓷展?走进庄女士中、英文书籍参半的书斋,记者解开谜底。
庄良有出身于菲华世家,父亲庄万里是名儒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从港、台和日本收购流散海外的中国历代书画,自建“两塗轩”藏之。庄良有自幼徜徉其间,汲取东方文化精华。80年代,她前往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读陶瓷考古硕士专业。“在大英博物馆,观察到东方陶瓷部一些精品都是英国著名收藏家捐赠的,能给大家参观,且能提供学者研究。藏品藉着博物馆的多元功能发挥了很大作用。”这启发庄良有产生为父亲遗留的藏品寻找归宿的念头。
2002年,庄良有兄长庄长江及庄家三姐妹,如愿将父亲“两塗轩”两百多幅珍品书画捐赠上海博物馆,其中不乏王鑑、扬州八怪、文徵明、董其昌等名家的作品,即实现其父亲“让国宝回家”的心愿,也为学界提供研究的方便。
庄良有藉此对博物馆之于古董传播的价值深有领悟,此后大量参与中国陶瓷在菲的系列展览策划,回中国大陆和港台参加各种中国陶瓷研讨会,蜚声海内外。“如今,我不收藏古瓷,我收藏知识”,庄良有笑指案头来自海内外的中国瓷器参考书,“没有负担,乐此不疲。”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陶瓷 菲律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