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清华附小学生撰写苏轼研究报告 校方:老师指导完成
昨晚6点,清华附小2012级4班教室里,老师易博准备下班,他身后的墙上贴着苏轼的画像和诗句。新京报记者 朱骏 摄
《大数据分析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研究报告首页。微信截图
清华附小学生撰写苏轼研究报告,运用大数据分析研究引关注
校方:老师指导完成 家长提供细节帮助
苏轼诗词中哪个词出现频率最高,苏轼诗词中出现的景区哪个品牌价值更高,除了诗词以外苏轼还有哪些成就,苏轼的“朋友圈”又是什么样的……十一长假刚过,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一篇微信文章“火”了。在这篇名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微信推送中,展示了这个班的六年级小学生所做的几份有关苏轼的小课题报告。
校方表示,上学期开始老师便开始指导学生精读苏轼诗词。本学期学生们综合各学科知识,并通过查资料、做问卷做了不少关于苏轼的调查。对于有网友质疑这些报告或为家长所作,校方昨日表示,家长只提供了一些细节部分的帮助,大多数内容是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
小学生研究苏轼写23份报告
新京报记者在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微信公众号中看到,《当小学生遇见苏轼》于10月9日推送,截至昨晚除“10+”的点击量外,还收获了近8000个点赞。
该公众号文章称,针对苏轼诞辰980周年清华附小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包括了解苏轼生平、吟诵苏轼的诗词、临摹苏轼的书法和画作等,并在老师推荐下观看了纪录片《苏东坡》。
文章介绍,随着对苏轼的了解越来越多,小学生们利用假期时间,进行了苏轼为主题的小课题研究。他们自愿组成小组,确定研究课题,进行小组讨论、分工,最终共完成了23份课题研究报告,他们研究方向都各有侧重,包括《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今人对苏轼的评价和苏轼的影响力》、《唯美景与美食不可辜负》、《苏轼的朋友圈》、《苏轼的心情曲线》、《苏轼vs李白》等。
大数据分析苏轼3458首诗词
在这些报告中,5位小学生所写的《大数据帮你进一步认识苏轼》里,学生们通过电脑程序运用大数据分析,对苏轼的3458首诗词进行了分词研究。
研究发现,“子由”是苏轼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在《苏轼诗词全集》中共出现229次,“足可见苏轼与弟弟子由之间的手足情深。”
另外,“归来”一词共出现157次,“归去”则出现92次。学生随即展开思考,这样用词的原因是因其总是在到处云游吗?通过进一步分析诗词创作的年代,结合苏轼被贬谪的经历,学生发现,“苏轼一生三次被谪,每次被谪结束之后,苏轼诗中”归来“出现的次数就会有所增加。”
还有同学带来了《人杰地灵——苏轼的旅游品牌价值分析》。该文章指出,苏轼一生云游过很多地方,在诗词创作中对美景更是毫不吝惜赞美之情,已然成为了不少风景名胜的“文化符号”,那么在这些景区中,他究竟拥有多大的品牌价值?
报告介绍,起初,学生逐一查找了苏轼诗词中的景点,尝试后发现工程量太大。后来将研究范围缩小到国家5A级景区,这些景区相对好找,并且占旅游收入70%。统计后发现,共有27家国家5A级景区在苏轼的诗词中出现过。报告提到,假定景点接待人数与景点价值之间有对应关系,即可粗略得出这些景点的价值。再以苏轼为该景点写诗的次数,按比例折合成其对该景点的无形资产贡献,最终估算结果显示,苏轼在他“推广”过的5A级景区中的品牌价值大约在26.75亿到128.70亿之间。
■ 追问
小学生搞研究 家长是否参与?
老师称孩子掌握基本调查方法,家长只提供细节帮助
“没有清华爸爸,小学生还能遇到苏轼吗?”清华附小2012级4班的研究走红网络后,有网友质疑,孩子们的表现其实是家长的功劳。
家长到底参与了多少?该班数学老师易博介绍,在研究过程中,家长只在一些细节上给予帮助,比如寻找计算软件,绘制折线统计图等,剩下的数学分析都是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经过三年的锻炼,已经做了十几次课题研究,掌握了基本的调查方法,现在写上一篇调查报告已经问题不大。他认为,探究式学习让课程更加严谨,锻炼了学生的操作能力。
对此班主任连洁说,上学期开始,老师便开始指导学生精读苏轼诗词。本学期,学生们综合各学科知识,并通过查资料、做问卷做了不少关于苏轼的调查,“昨天晚上,有一个家长给我发微信,特别详细地列出了他参与的部分。”整个国庆节假期,连洁都在陪孩子们完成调研报告,“在报告成文的过程中,每个文字确实都是孩子们自己一个键一个键敲出来的。”
■ 追访
研究课题小学生“习以为常”
清华附小校长窦桂梅昨日表示,该校六年级的小学生们,从三年级开始就已经在进行各种课题研究。
“为了激发学生积极性,学校提倡老师带领学生做课题研究”,班主任连洁介绍,从三年级下学期开始,学生们先后做过十几次课题研究,包括“种子生长日记”、“地铁雾霾影响”等。在写“种子日记”时,学生需每天记录种子的生长速度、叶子变化等,再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一些学生从中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研究地铁雾霾影响时,一名学生在家长陪同下去了北京的七个地铁站,分别测量空气指数,得出了“地铁空气质量与地面相差无几”的结论。他呼吁人们进地铁也要戴口罩,并建议有关部门在地铁站加设空气净化设施。
窦桂梅介绍,课题研究强调学科整合,这就需要老师具备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在招聘环节,学校就非常注重老师的综合素质。组建课题组时,由语文、数学、科学的老师合作,老师为学生寻找有意义的选题,熟练后,再由学生自主选题。通常,学生初次自主选题,都难以避免“大而空”。因此,老师会先设置七到八个研究方向,再细分下来,就能形成几十个小课题。接下来,就是查资料、问卷调查、分析、答辩等环节。
■ 专家说法
小学生做研究不必“高大上”
“推进中小学探究式教育,需要明确探究式学习的目的,重在体验研究过程本身,也应相信孩子的创新潜力”,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小学生课题研究等探究式教育,在欧美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中十分普遍,主要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我国近年来也在倡导探究式教育,但真正践行的学校不多。
熊丙奇同时认为,探究式学习也要考虑到小学生的实际能力,课题应结合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如农村孩子也可以调查研究本村庄有多少留守儿童,这些孩子每年能不能见到父母,父母与他们的联系方式是什么,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帮扶等等。小学生进行的课题研究,不必“高大上”,赶热点和时髦。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现在确实有一些小孩有能力做课题研究,但如果一味要求所有学生都具备这种能力,就不太合适。他认为,基础教育还是应该更注重课外实践,增强孩子的判断能力,发掘潜力,从生活中多学习,而不能仅仅是在学校里。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曾金秋 裴剑飞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苏轼 学生 研究 老师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