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
合作社+基地+农户
“牛老板”杜德华的桑梓情
时间回溯到1997年,那时的杜德华17岁,离开了从来没有离开过的织金县熊家场镇糯冲村,从没离开过山村的杜德华几经周折终于在上海远郊的一个养牛大户那里找到了一份割草喂牛卖苦力的工作,这一干就是15年。
15年,虽然有着太多的辛酸和泪水,但由于他的勤劳节俭,最终攒下了40多万元的积蓄,在获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一身过硬的养牛技术。
2011年,32岁的杜德华回到了贵州省安顺市的清镇与人合伙创办了自己的养牛场,由于有丰富的规避市场风险经验和过硬的养殖技术作为保障,他的牛场办得可谓风生水起,也实现了他从打工仔到“牛老板”的华丽转身。
“只因浓厚的家乡情结,所以我选择了回乡创业。”这是杜德华的心声。
其实,杜德华回乡创业还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那就是织金县近年来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开展的“千凤还巢”工程,许多织金籍的经济界人士纷纷响应,并通过多种不同方式反哺家乡,支持家乡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织金县、乡、村三级共开展英才座谈会300余场次,2600余人有返乡创业意向,带回意向资金达29560余万元。杜德华就是“千凤还巢”返乡创业中的一员。
2015年,杜德华了解咨询回乡创业的相关政策和优惠待遇后,选择回乡创业,选择了带动广大父老乡亲一同致富。
如何创业?如何带富?杜德华告诉记者,一定要因地制宜地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来带动,推行统一品种、统一圈舍、统一防疫、统一饲料、统一销售、分户饲养的“五统一分”模式。
“五统一分”科学管理模式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采取自愿互助互惠的原则,以合作社为中心,由公司负责统一引进种牛,在基地进行为期2个月的脱温驯化和适应性培养后,根据农户养殖条件和需求,分发给农户进行分户饲养,有条件的农户利用庭院建设卫生圈舍,向公司领养优质能繁母牛,在基地统一指导下进行饲养、产仔后,牛犊为农户所有,公司收回优质能繁母牛。若产的是公牛,则由养殖户或其他有条件的农户与公司签订代养协议,代养至900斤左右,公司回收到基地进行育肥,1500斤左右出栏,出栏后,按协议的比例进行分红。
杜德华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以一家农户发放三头公牛犊养殖为例,每头牛均6个月(180天)的养殖周期,每天的养殖成本10元,180天的成本费用为1800元,每天均长2.5斤,回收价12元/斤,180天的毛利就是5400元,净利润(毛利减去成本)就是3600元,农户三头牛饲养6个月的收入就达到10800元。如果是给农户家发放三头母牛犊,均养殖一年半时间下仔,三头牛犊所有权归农户所有,牛犊的每头单价均为5000元,三头就是15000元。
村民安绍忠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0到250斤的小牛犊长至800斤左右约为7个月,按现行价格计算,饲养成本是6940元,合作社按每头架子牛9600元回收,每饲养一头架子牛就能净赚2600元。他家今年打算饲养3头以上。”
目前,在杜德华的鼓励带动下,已有53户与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饲养肉牛达250余头,其中涉及贫困户13户,公司对贫困户帮扶方式先发放(优质能繁母牛一头)后回收,利润按合作社协议2∶8比例进行分成(公司占2,农户占8),最终达成公司和农户互利互惠,由此可以看出“五统一分”养殖种牛能有效解决贫困户的经济收入。(记者 刘艳)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农户 合作社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