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首轮香港秋拍亮点纷呈 几大拍卖行收获开门红
收藏大势
境内外的大型秋拍开启了。
10月初,在香港拍卖市场,香港苏富比(微博)、保利香港、嘉德香港、匡时香港分别举办了2017年秋拍,从四大拍卖行的总成交额来看,成绩均表现不俗。其中,香港苏富比总成交额逾31.5亿港元,整体成交率86%,涨幅高达43.1%;嘉德香港今年秋拍总成交6.526亿港元,创造了其历季来最高总成交额;保利香港秋拍也创下单季拍卖的历史新高,达18.08亿港元的总成交额;匡时香港秋拍卖也以2.6亿港元的总成交额收槌。
记者发现,今年秋拍四大拍卖行在拍品选择上都十分精心,推出市场的精品、硬货有不少都是鲜有在市场露面的。而且,为差异化竞争,在这片成熟的市场上,几大拍卖行亦逐渐摸索出各自的优势,并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力。

“我们每一季都是在保持一个平稳的增长,当然市场会有景不景气的问题,但从公司经营来看,要看它是否回到艺术品本质上,即你选拍的是不是市场需要的,是不是好的作品,这才是关键。而好的艺术品,因有很强的稀缺性,它的价格是不断在上升的。”保利香港拍卖公司执行董事张益修指出,艺术拍卖市场的调整每年都会有,“但就市场的变化来说,对亚洲艺术品、亚洲市场,我有强烈的信心。”他认为,亚洲艺术品市场已经越来越与国际接轨,它针对的不只是在香港区域的文化,着眼的可能是全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香港的拍卖市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北宋汝窑天青釉洗”吸引藏家关注宋瓷
10月初,香港拍卖市场硝烟弥漫,四大拍卖行集中在国庆期间预展和举办拍卖会,从它们上拍品来看,今年秋拍品的质素都很高,各家在各自擅长的板块里祭出多件生货、硬货,在部分主题专场上也精心策划,精心组织货源。
今年秋拍涌现出多件“天价”成交的高端艺术品,其实在预展时,它们就已“吸睛”。10月3日,香港苏富比的一件重点拍品“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超过2.94亿港元的价格拍出。该价格大幅超越此前逾1亿港元的估值,刷新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
该拍品为香港知名古董收藏家曹兴诚释出,在拍出前,该拍品就备受关注。据介绍,此次上拍的北宋汝窑天青釉洗最早为台北鸿禧美术馆的旧藏,鸿禧美术馆堪称世界级的私人美术馆,素有“台北小故宫”之称。2000年,该汝窑天青釉洗被曹兴诚买走,收藏17年后才再次出现在市场上。
拍卖后,苏富比亚洲区副主席、中国艺术品部国际主管及主席仇国仕向媒体表示,“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万众瞩目,拍场气氛热烈,座无虚席,是我见证过最精彩的竞投战之一。经过一轮激烈竞投后,汝窑终以天价成交,不仅刷新世界拍卖纪录,更创下中国瓷器新高峰。北宋汝瓷乃中国历代最享负盛名、且后朝仿制最多之物,我们十分荣幸能以此珍品写下历史新章。”
近一两年来香港苏富比向市场对宋瓷作出一些新探索,此次除了上述天价北宋汝瓷外,其精心组织的宋瓷专场亦卖出不少好价格,如北宋定窑白釉釦口弦纹三足奁式炉以1500万港元落槌;北宋定窑黑釉鹧鸪斑葵式盘以1200万港元落槌;宋至金钧窑月白釉紫斑折沿盘以420万港元落槌;南宋吉州窑鹧鸪釉梅瓶以300万港元落槌……12件宋瓷总成交3.648亿港元。
苏富比中国东南亚区董事、中国艺术品部资深专家沈恩文指出,此次因有重器的出现,不少平时不是专门收藏宋瓷的藏家似乎也积极参与进来,“因为这样的精品,从投资、收藏来说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据透露,从藏家的分布来看,中国内地藏家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台湾地区藏家一直也很关注此板块。欧美、日本的藏家之前也很积极参与,但随着重器价格的飙升,渐渐有所淡出。
在书画板块,香港苏富比此次秋拍亦有不少精彩之处,其中,在中国书画专场,李可染《千岩竞秀万壑争流》以1.22亿港元成交,为本季度香港苏富比中国书画所有板块的最高价作品,同时也是李可染第6件亿元级别的作品。另一件傅抱石的《西山夜渡图》,以9300万港元高价成交,被上海藏家刘益谦收入其龙美术馆。
在现当代艺术晚拍时,香港苏富比总成交7.1亿港元,成交率高达93%。其中重点作品如朱沅芷《工业之轮在纽约》,成交价达1.528亿港元;常玉的《花豹》成交价为7941万港元,赵无极的《09.01.63》成交价为7603万港元,均以远超估价成交。
据悉,香港苏富比2017秋拍总成交额逾31.5亿港元,整体成交率86%,涨幅高达43.1%。同时产生16项世界拍卖纪录。此外,有14位艺术家刷新个人作品拍卖纪录,包括朱沅芷、王镇庚、萧勤、李元佳、吾妻兼治郎、梁远苇等。
两家内地拍卖行进军香港5年终得一席之位
今年秋拍,适逢内地两家拍卖行保利和嘉德进军香港5周年,为此,嘉德香港还首次进入香港会展中心预期和举办拍卖会。为5周年献礼,保利和嘉德公司今年秋拍会特别“用心”,推出当地市场较少出现的特别专题来吸客。两家公司“精心”准备的秋拍会亦收获丰盛,分别获得18.08亿港元和6.526亿港元,均创造了他们在香港历次拍卖季度的最高成交额。
业内认为,从近年来两家中国内地公司在香港市场的表现来看,他们在这个亚洲拍卖中心,已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获得市场认可,并占得一席之位。
中国书画是保利和嘉德两家的香港公司的优势板块,作为最重要的板块,两家公司均对这一块板下足功夫,同时也是它们高成交额强有力的保证。如嘉德香港公司的中国书面总成交2.95亿港元,为其秋拍业绩贡献过半力量。其中,张大千的《密积金刚》以3491万港元成交,为该公司秋季拍卖中最高价的拍品,高出估价4倍之多;李可染的《丹霞秋色》以3323万港元成交,成为中国书画板块的第二高价拍品。
中国嘉德(香港)拍卖近现代书画部总经理戴维表示,书画已经成为中国嘉德香港拍卖的常设板块,“我们也是基本上摸索出自己的节奏,香港拍卖市场中主要是强调以世界各地征集而来的新鲜的书画为主。”
保利香港拍卖公司今年秋拍季总成绩为18.08亿港元,比其春拍总成交额增长45%。其中有3件拍品成交过亿,36件拍品成交达千万级,创造2个新纪录,以及创造一场白手套专场。
其中,现当代艺术专场总成交额为2.8亿港元,赵无极在公开市场中首次曝光的大尺幅竖幅作品《24.03.59-31.12.59》以6136万港元成交;中国书画成交额为1.98亿港元,“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专场”16件精品上拍,总成交额达4.7亿港元。崔如琢2013年作《听声》最终以1.77亿港元成交,为此次秋拍最贵拍品;古董珍玩部三大专场“中国古董珍玩专场”、“清净广严——重要藏家珍藏永乐宫廷造像专场”、“尤伦斯男爵藏中国重要金器专场”总成交额达4.27亿港元,11件珍贵永乐宫廷造像斩获白手套。
保利香港执行董事张益修表示:“这次拍卖成绩肯定了团队过去五年的努力与用心,也再次成为保利香港的重要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这个艺术拍卖充分竞争的市场,藏家理性、成熟,国内外拍卖行云集,资源丰富,那么,来自内地、经验尚缺的拍卖公司如何在香港市场突围?
对此,业界认为,在亚洲市场甚至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最大且潜力最大、增速最快的艺术收藏市场,而中国市场也是国内外拍卖行最想进入的市场,背靠中国内地拍卖行,在亚洲同行竞争中显然更有优势。
保利香港的张益修认为,“在拥有更多中国客户资源的基础上,我们能更直接地了解客户需要什么,这就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
编辑:杨岚
关键词:首轮香港秋拍亮点纷呈 首轮香港秋拍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