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寻医·问药>健康识堂健康识堂
螃蟹+柿子=腹泻?科学解读食物相克



吃螃蟹的季节和柿子红了的时候撞在一起,本是让吃货兴奋的事儿,但有人却因为“螃蟹和柿子不可同吃”的所谓传统禁忌而胆战心惊。是时候借着螃蟹和柿子的这场一年一度的风波,顺势看穿“食物相克”的真相了!
空腹单独大量吃柿子或螃蟹
也会造成腹痛腹泻
最早说螃蟹和柿子不能同吃的是东晋张湛的《养生要集》:“柿与蟹(同吃),腹痛大泻。”事实上,这并非螃蟹。和柿子相克导致,空腹单独大量吃柿子或螃蟹,也会造成腹痛腹泻。
吃螃蟹和其他食物如果导致腹痛腹泻,一般来说可能是你的螃蟹出了问题,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你的症状属于典型的急性胃肠炎和菌性食物中毒反应。
而当我们单独大量空腹进食柿子、黑枣、山楂、石榴等富含果胶、鞣酸的食物时,这类食物会在胃酸作用和胃肌机械辗转下产生凝块滞留胃中,引发植物性胃石。临床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或吐少量咖啡色血性物,常并发胃溃疡、幽门梗阻,少见腹痛腹泻。其次,螃蟹是优质蛋白质食品,在胃内强酸环境的基础上,可能会促发胃石,但高蛋白饮食只是众多的促发条件之一。
换言之,你即使不是就着柿子吃螃蟹或者吃完山楂喝牛奶,只是单独空腹大量吃柿子或螃蟹也有可能会患胃石症!虽说现实生活中一只大闸蟹配一大柿子的吃法儿不多见,但如您偏好这口儿,偶尔吃一两次,只要食材新鲜、烹调得当且脾胃强壮,也不会上吐下泻乃至中毒身亡。值得提醒的是,螃蟹营养美味,但因富含胆固醇和嘌呤,即使新鲜也不宜多吃。
科学验证食物相克真相
食物中毒另有七大原因
食物相克是真的吗?咱们先从1935年8月《中央日报》12天内为南京市民因香蕉与芋艿同食致死二人案三次发文说起。13日,该报第3版以“香蕉不可与芋艿同食”为题,报道了“汉西门外有二人误食中毒毙命,蒋姓幼孩急救幸免,已遍体红肿”情况,并说相关管理部门“拟请卫生署、中央医院、卫生事务所实施化验,先以动物给予蕉芋同食,俾研究中毒原因,确定救治方法,晓谕市民一致预防”。
时任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生理化学室主任的郑集(1900-2011年)博士当即选择实验用小白鼠10只,将芋艿煮熟拌上香蕉喂饲后观察了两天,所有被试白鼠健康如故,无一有中毒现象。16日,该报又以“香蕉与芋艿同食不致中毒”为题,公布了郑集的实验结果,指出根据“中国科学社郑集实验之结果,汉西门中毒案必有其他原因”。
民众恐慌不减:老鼠吃了没事,不见得人吃了没事!郑集再度实验以解民惑,这次是用猴子和本人做实验:连续两天都先将一斤芋头煮熟拌上白糖喂猴子后再喂大香蕉四支,结果猴子毫无中毒征象健康如常;郑集与同事孙某亦同时连续两天各食熟芋四大枚、香蕉两支,食后也毫不觉有任何中毒现象。24日,该报再以“经再度实验证实,蕉芋同食无毒”为题发文,“于此可见,香蕉与芋艿同食,对于白鼠、猴及人无中毒之事实,毫无错误。”“民间所传香蕉与芋艿同食有毒,其中毒必系其他原因,而非由于香蕉与芋艿本身之同食也。”
民众仍感困惑:那民间流传那么多不能同食的吃了都没事吗?于是郑集又选择了古籍中有明确记载不能同吃的14对食物做了进一步研究,其中就包括螃蟹和柿子,实验方法与结果同前。1936年6月,他用英文写作“所谓有毒的食物组合是否真的有毒?”论文,发表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丛刊》上,文中提出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七条原因。
一是食物过敏,螃蟹就不用说了,这就可解释古人为什么会说花生与黄瓜、鸭蛋、绿豆同食会令人气短喘息:花生过敏引起的喉头水肿呗。二是食物中含有毒物,如河豚鱼的内脏、鲜黄花菜中秋水仙碱,吃了都要人命。三是不恰当的色素、保鲜剂和杀虫剂致毒,公众对前几年的苏丹红、三聚氰胺事件应还记忆犹新。四是食物中致病菌和寄生虫引起的食物中毒。五是食物腐烂、细菌繁殖或发霉引起食物中毒。六是食物烹饪不当(如扁豆没炒熟)引起的食物中毒。七是误食(如毒蘑菇、毒蜂蜜)引起的食物中毒。
食物相克说法的流传背后有文化的因素
从我们的研究分析,所谓食物不能同食说法流传的原因有以下四条。
一是宗教学的影响,如印度佛经中将胡瓜即黄瓜视为不洁之物,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里就说,“胡瓜:味甘寒,有毒。不可多食,动寒热,多疟病,积瘀血热。”唐代奉道教为国教,道教奉李姓老子为教主,于是古籍记载中不能与李子同食的组合很多,如李子与鸡肉、鸭肉、鸡卵、鸭卵等不能同吃,如加上李子仁同雀肉、李子仁同鸡卵,合计20种,在果类食物中为最多,而历代与李子相关的食物相反记载有339条,远多于其他果类食物。
二是民俗学影响,如按照古礼,烹调羊、牛、麋鹿等食草动物时要用葱,烹调食肉及杂食动物如猪、犬时要用薤,配错了就不行,所以孙思邈说“牛肉与薤不能同食”。
三是原始思维中的“物性交感”,如所谓“糯米与杂肉同食使小儿化成寸白虫”,寸白虫即绦虫,根据寄生虫生活史,食用不卫生的牛肉或猪肉可能导致罹患绦虫病,因此食用杂肉会生寸白虫应为古人的确切经验,而糯米外形好似寸白虫的节片,因此就形成糯米杂肉同食使小儿化成寸白虫的观点。
四是烹饪学考量,如“韭与薤同食,失味”、“醋、酒和枣同食,失味”。这个也好理解,我们用芝麻酱拌茄泥或清炒油菜时,配上点儿蒜茸味道就正,您放上块生姜或桂皮就不对味了。
总之,所谓某些食物同食中毒之说,既无中医理论支持,也无现代实验根据,不可即信为真。
编辑:赵彦
关键词:螃蟹 柿子 腹泻 食物相克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