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为何隐私面单普及率仅20%? 快递员用户均嫌麻烦
快递隐私面单,好处多而用者少
快递单加密后保护了隐私,但不少快递小哥、客户觉得用起来麻烦
本报记者 陈婕 文/摄
一年一度的剁手高峰就要到了。今年双11,对一些注重隐私的“剁手党”来说有点不一样——终于可以不用费力涂抹、撕碎快递单了。
快递包裹上不再完整显示收货人以及发货人姓名、手机号码和地址,而是用符号代替,继圆通、菜鸟、京东之后,最近,顺丰版的隐私面单“丰密运单”也正式上线了。这样的隐私面单,你会喜欢吗?
快递企业纷纷推隐私面单
所谓“隐私面单”,是指面单上并不完整显示收件人的信息,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将用户的手机号、姓名和地址等信息做加密处理,快递员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APP,直接拨号联系到收件用户。
记者尝试用顺丰下了一单发现,通过顺丰微信下单寄付快件,填写好订单信息后,小哥上门揽收快件时,用自带的便携式打印机打印出的丰密运单上,寄件人的信息变成了数字和字母的代码组合,而收件人电话号码只保留最后的4个数字,小哥揽收成功后,将这样的一张加密运单粘贴在包裹上。
据了解,今年5月,顺丰开始试点丰密运单,这一次的升级版,主要增加了二维码功能应用于分拣操作及客户查询信息需要。
近年来,隐私面单成为诸多快递企业的选择。今年年初,本报记者曾报道,圆通速递在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下率先研发推出“隐形面单”,客户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是否使用该项服务,但仅限于电子面单用户。阿里旗下物流数据平台菜鸟网络,今年5月中旬联手EMS、百世快递、中通快递、申通快递等,共同推动使用“隐私面单”,将面单上用户电话号码的中间四位用符号*代替。
京东从去年开始试行“微笑面单”,包裹生成时用技术手段部分隐藏用户的姓名(只显示姓)和手机号(中间四位隐藏)信息,以萌萌的笑脸代替,以达到保护用户隐私的作用。
不少快递员和用户嫌麻烦
昨天下午3点,记者来到杭州一家公司的快递室内。发现隐私面单占比并不高。相对来说,顺丰快递的隐私面单数量较多,不过占比也没有超过一半。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隐私面单的普及率仅20%。
快递公司积极推动面单信息隐私化,用户的安全感提升了,但为何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推广是一大因素。目前的隐私面单依托电子面单和云打印技术。网购用户能否收到贴有隐私面单的快递,取决于商家是否安装云打印组件。快递员的使用习惯也制约了隐私面单的普及。一位快递小哥告诉记者,原来照着快递单就能联系用户,用了隐私面单后,先要用手持终端扫一扫,才能在APP里查询用户信息,这增加了工作量。
用户寄件时必须通过手机下单,这对年长者来说显得挺麻烦。收件时用户有时也头疼。“现在快递都被送到公司收发室,用了隐私面单之后,找起来肯定麻烦,尤其对于我们这种容易重名的人来说。”一位名叫李莉的80后告诉记者。还有的快递,因为寄件方信息被隐藏,收件方都搞不清楚快递是谁寄的。
专家观点
隐私面单未来将成标配
海量快递面前,用户的隐私保护显得尤为迫切。
“隐私面单目前并不强制要求使用。”快递专家赵小敏说,但无论如何,快递企业自发探索隐私面单,保护客户信息安全,体现了行业的进步,同时也是未来发展趋势。“除了快递,包括生鲜、同城等也在陆续使用隐私面单。”赵小敏认为,未来快递企业都会用保密的面单,当然还会应用其他一些技术,包括二维码以及支付方法等,都会应用到面单上来。
有业内人士认为,“隐私面单”只是保护个人隐私的“第一把锁”。要防止个人信息泄露,快递公司要加强自身监督,防止监守自盗。有网友公开吐槽说:“真的信息泄露,有几起是靠人对着快递单一张张抄的?那样成本也太高了。更多的个人信息是通过系统内部买卖泄露的。”
编辑:曾珂
关键词:为何隐私面单普及率仅20%



北京永定门城楼举办“我爱你中国”迎国庆灯光秀
精彩民俗庆丰收
非遗剪纸迎国庆
喜迎国庆 我和国旗合个影
江西小学生千条红领巾拼巨型国旗迎国庆
2018汤显祖国际戏剧交流月在江西抚州举办
世界最高公铁桥沪通长江大桥主塔成功封顶
2018年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在石家庄开幕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