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乐观社会 乐观社会
开创81年照相馆见证三代人变迁 好家风成传家宝

中新网衢州10月24日电(见习记者 周禹龙 实习生 毛维佳 通讯员 金梦玲)古有仁义礼智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自古以来,良好的家风就是优良品质在家庭中的积淀和传承,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就有这么一家81年的老照相馆,虽然没有豪华的装饰、没有庞大的规模,但因其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口碑被大家熟知。
“这家照相馆是我父亲创办的,后来我姐姐、弟弟还有我的妻子接着经营,然后再交给我,现在我又将它交到我的子女手中。”照相馆老板,现年65岁的王惠春告诉记者,照相馆虽然改过名称、迁过地址,但是代代相传“勤勉敬业、睦邻敬友”的家风永远不会变。“要有一颗善良的心,一双勤劳的手,这是父亲告诉我的。”

敬业之心 幸福感胜过所有疲惫
王惠春的父亲是义乌人,年轻时,便带着一家人来到了常山创业。
“我叔叔当时没找到工作,父亲让他学一门手艺好谋生。”王惠春回忆着说,“后来叔叔学起了照相,父亲也跟着一起学,最后兄弟俩开起了照相馆。”
在王惠春的记忆里,父亲每天都十分忙碌。“当时照相馆只有父亲和叔叔两个摄影师,从拍照到洗照片、招呼客户都得一手包办。”王惠春说,他的父亲往往每天早上6点开始工作,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多才能休息。“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但父亲说每次为顾客洗出照片时的愉悦感,胜过所有的疲惫。”
有一年,王惠春的妹妹生病很严重,家人赶到照相馆便让父亲赶快回家。“当时父亲正在给顾客拍照,听到这个消息时,他心里十分难受。”
但是一转头,面对顾客时,王惠春的父亲还是强忍担心和难过,露出笑容,逗乐顾客,将他们最自然的笑脸定格。“直到照片拍完,父亲才急急忙忙赶回家看妹妹,这件事情让我至今都被父亲的敬业精神所感动。”

奉献之心 兑现承诺忙碌苦亦甜
虽说用心经营是商家的生存之本,但时刻将顾客的需要放在心中更是难能可贵。潜移默化下,王惠春也被父辈的这份品质深深地影响着。
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喜欢选择这个团圆的日子拍摄全家福,所以大年初一是王惠春最忙的日子。
“在外工作的人只能趁着过年回家看看。有的顾客假期短,在老家待不了几天,我就想尽快为他们拍好、洗好照片。”王惠春说,忙的时候他一天大概要冲洗四五百张照片。
有时王惠春答应顾客隔一两天就能将照片送到他们手上,为了兑现承诺,往往只能拼命赶工,最后累得腰都直不起来。“能够令顾客满意,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如今,照相馆已交给王惠春的子女打理。在好家风下,他们也同样将“勤”字牢记心间。“现在拍照技术、设备都好起来了,因此同样是拍照,比的就是谁对顾客更有心。”王惠春说,每天儿媳妇都是店里最晚走的一个人,常常加班到晚上十一二点。“照片要分类、做整理,与顾客约定的时间,儿媳妇都会细心一一标注,忙完这些儿媳妇才会下班。”

传承之心 良好家风沿袭成规
除了这份真诚的奉献,王惠春的父亲还给家人留下了与人为善的品质。
“有一年,常山闹瘟疫,父亲特意到上海买来治疗药,主动送给病患,救了大约100人。”后来,需要这类药的人越来越多,药不够了,王惠春的父亲只能继续想办法筹钱去上海买。“父亲当时教导我,能帮得上别人的地方,就一定要帮忙。”
在父亲的叮嘱下,王惠春时时刻刻用行动践行着这一理念。两三年前,得知原本在他家工作的保姆家里有困难,他毫不犹豫地帮忙,出资资助保姆的儿子。
“当时她白天在我家工作,晚上还要上夜班,非常辛苦。刚好她的儿子又要上大学,家里负担不起。”王惠春说,直到现在他还一直记得父亲的那番话。
所以另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惠春得知朋友家中遇到困难,他二话不说就提出帮助朋友的儿子继续完成学业。
为了支持这两位大学生继续求学,王惠春每年都会给他们一笔生活费,直到他俩大学毕业。“以后,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学生,我还会继续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王惠春坦言,他会像父亲一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家风传承下去。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父亲 照相馆 历史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