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新闻 大会新闻
【党代表通道】外交官周宇: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走进新时代
央视网消息:24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闭幕会后,党代表通道第三次开启,来自社会各界的党代表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要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在今天的党代表通道上,来自外交部翻译司的党代表周宇,与现场的中外记者分享了她的工作经历和感受。
十九大代表 周宇:我觉得习近平总书记是把中国的故事讲得最好的人。我个人体会,他的外交风格既自信,但同时又很谦逊。他每次讲中国故事的时候总是充满自信,他会旗帜鲜明地告诉大家,中国就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就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因为它符合中国的国情,它得到了人民群众最广泛的支持,因为它取得了成功,我们为什么要改变它?要放弃它呢?但同时他又非常谦逊,他会说,这条道路适合中国,但是它不一定适合别的国家。中国尊重世界各国人民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谈到他讲故事的方式,我觉得可以说是娓娓道来,又通俗易懂,他会用愚公移山的故事告诉我们不怕困难,迎难而上,会用刻舟求剑的故事说明不能因循守旧,要与时俱进。他还常常用一些上善若水、天下大同这样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说明我们外交政策上的一些主张,这种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总是能够超越国界,超越时空,在国际社会上引起共鸣。
除了引经据典之外,习主席说话也特别接地气。上任伊始,有一位外国元首问他,您作为中国的国家主席,您觉得您的首要工作是哪些?当时主席说,我始终放在心上的有这样几件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不能搞丢了,老祖宗留下的地盘不能搞小了,我们确定的正确发展道路不能走歪了,老百姓的日子要过好了。我现在还能想起那位领导人脸上深受触动的表情,作为现场的一位中国人,我当时听完也是特别感动,非常朴实的几句话,但却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主席就是凭借着他这样的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的人缘越来越好,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找他聊天,比如一些元首云集的国际场合,我经常会发现有不少人排着队等着和咱们的国家主席聊上几句。现在国际上问WHY NOT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是问WHY的人越来越多了。
我觉得过去几年,特别是在全球经济这个领域,中国的大事好事一桩接一桩,我可以在这个领域跟你分享几个案例。首先在2014年北京举办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参与了全球经济治理议程的设置。之后到2016年,我们在杭州召开了G20峰会,那次会议中国可以说作出了全球规则设定的尝试,因为我们看一下国际规则这个领域,在货币领域有IMF,在贸易领域有WTO,但是在全球投资领域,此前是一片真空。但是杭州G20峰会通过的全球投资指导原则,可以说是在形成多边投资规则方面重要的一步。
还有就是今年年初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主席出席年会并发表了主旨演讲,他在演讲里用了一个比喻,他说我们不能够把自己关在小黑屋子里,隔绝了阳光与空气。那次主旨演讲之后,他会见的第一个外宾就是国际奥委会的巴赫主席,巴赫主席那天看到习主席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您的到来让我这间会客室充满了阳光。那天所有活动结束以后,我回到瑞士宾馆的房间,打开电视,发现所有国际媒体都在关注主席的那篇主旨演讲,国际舆论也是好评如潮。那一刻我深深感觉到,对于中国的国际话语权来说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紧接着就是今年的5月份我们召开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当时世界经济论坛的施瓦布主席也应邀出席了这个论坛的开幕式,他在开幕式之前专程找到主席,跟主席说,您在达沃斯的演讲是历史性的,但是我相信今天的这个论坛会和那次演讲一样,成为另外一个重要的历史坐标。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就是这样一步一步地走进了新时代,我们的祖国就是伴随着这样一个又一个历史坐标慢慢地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