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宋画鉴定之我见
最近,谈宋画的人多了。我也想来聊聊宋画的鉴定。我说宋画的鉴定,不是说宋代的绘画史,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宋画鉴定涉及宋画的断代、真假、高低、精粗、美恶。它是宋代绘画史研究的基础。一个宋代绘画史研究者不一定能鉴定宋代绘画。但一个宋画鉴定者,一定要懂一点宋代绘画史。
宋画鉴定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应和鉴定其他古画的一般规律是相通的。无非是确定样本,将新发现者与已经建立的样本比对,在比对中确定其真伪。这里有两个关键,一是确立样本的问题。有宋以来,历朝历代的公私鉴赏家、收藏家、好事者、造假者和受骗上当者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宋本,其浩瀚和复杂的程度,也只有浩瀚和复杂四个字可以概括。《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的出版,给包括宋代绘画在内的中国古代书画提供了一个超越历朝历代的样本。这个样本的优点:涵盖面较广,包含了中国大陆的全部公藏。专家们签署了不同意见,给后来人提供了多种选择。宋代部分都配了图,比着录要好得多。专家们的共识是元以前的真迹,存世极少或较少,因此收录尺度较宽。张葱玉先生的《木雁斋书画记》《怎样鉴定书画》《张葱玉日记诗稿》涉及到一部分宋画。徐邦达先生《古书画过眼要录》关于宋画的涵盖面更广一些,但至今仍未出版。徐邦达先生在《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一书中对台湾故宫博物院所藏部分宋画有按语。傅熹年先生在《访美所见中国古代名画札记》《北宋辽金绘画艺术》《南宋时期的绘画艺术》《中国古代的建筑画》等诸文中对宋代绘画鉴定有详细论述。以上所述中关于宋画样本的提供总体来说是可靠的,应该可以供我们这一代人使用。他们确立样本所使用的方法也不是单一的,是综合性的。他们充分利用了绘画结构、绘画笔墨、材质(本材、墨材、印材)、著录、流传和考古发现等各种因素来断代和确名。这个群体所见原作无疑亦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们对宋代绘画样本的确立有否少数误判?我认为肯定有的。因为他们是人不是神。他们之间关于宋代绘画样本的分歧远远小于他们的共识。不要夸大他们之间的分歧。
以大陆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和辽宁博物馆为例,三馆藏有元以前的高古字画合计903件,七人小组有分歧的241件,占比27%,而且有些分歧是很小的。关于海外高居瀚、方闻等人宋代书画样本确立的理论和实践,本人没有研究,所以没有发言权。应该说目前海内外没有出现除张珩、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傅熹年这个群体之外的宋代绘画样本新系统。二是用什么方法与样本比对。这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用同一件作品去比对同一件样本,三个人会产生三种不同意见。这就是比对的复杂性。我在20多年的古画比对中总结了以下几条。善用大分解,从结构、笔墨、材质和印鉴的角度进行比对。也要善用小分解,把一张山水画分解为石、树、水、屋、云和人,石又把它分解为坡石、山脚、山腰和山顶,还要把山分成近山和远山。这样的比对比较具体,容易解决问题。关键还要弄明白鉴定古画中的许多要素是互相转换的,在这张画中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结构,在那张画中的主要因素可能是笔墨、著录、流传,甚至一方藏印都有可能成为主要因素。切记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是互相转移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是形而上学的。以上所说是一般规律。
宋画鉴定还有很多特殊性。一是离我们现在年代久远;二是同时代及后代有不少临摹本;三是同时代及后代有不少造假本;四是历代著录有许多误断;五是有完全造假的著录书;六是没有一本好的宋代绘画史;七是宋画鉴定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太少;八是历史留存下来可供研究的宋画太少,且极大部分是公藏,国内博物馆展览机会也不多,展览方式又是尽可能让你看不清楚,据说那是为了保护,永远让人看不清楚的保护。
民间有宋画,但极为分散。我是民间有宋论者,不是民间无宋论者,但也不是民间宋画的泛滥论者。龙美术馆曾举办民间宋元大展的准备,是一件好事,这是一次民间宋元收藏的大搜索。尽管宋画鉴定有很多特殊性,但今人要做起来无非几条。第一,张葱玉、启功、谢稚柳、徐邦达、傅熹年先生等关于宋画鉴定的理论和实践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是正门,没有旁门。对于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我在《功甫帖》争辩过程中说过几条。毫无疑问,他们关于宋画的理论和实践是目前这一领域里的最高水平,要学习,要尊重。我们要懂得自己的分量,有人所以犯错,关键在于不了解自己有几斤几两。我们当然可以质疑老先生们的每一个结论,但要慎重,要有证据,要正确使用逻辑推理。同时要尊重后人的每一个建立在慎重、证据和正确使用逻辑推理基础上的质疑。长江后浪推前浪,历史总是在前行,这应适合于一切领域。第二,要读一点宋代绘画史,目前这方面没有特别好的书。干脆读《中国书画全书》,要不干脆成立一个中国宋元书画研究所,也不要那么直接,成立一个中国古代书画研究所,挑选一帮有志者,对目前存世的宋元书画的鉴定再来一次,进而编一本宋元书画史。我自己感觉有志者应能编出一本好书来。因为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大胜过去。第三,建立起良好的学术气氛,大家都要对事不对人,大家都要用证据说话,大家都要口出温言,大家都要以礼相待,大家都要服真理,营造一种好的学术争辩氛围。
关于张珩、徐邦达、傅熹年等老先生的理论和实践,目前有三种倾向。一是否定主义,不屑一顾。二是教条主义,把他们弄成神,一切皆对。三是实用主义,对自己有利,捧之;对自己不利,杀之。这三种倾向都不可取,特别是在宋画鉴定领域里,更加不可取。
目前在全世界范围,真正在研究宋画的人,估计都没有一百人。我写此文,主要是想激起大家对宋画鉴定的关注,希望有更多人投入对宋画鉴定的研究,仅此而已。
编辑:杨岚
关键词:宋画鉴定之我见 宋画鉴定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