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钜惠民生 钜惠民生
择校“退烧” 北京实现就近入学破解“小升初”乱象
北京市义务教育盘活存量、推进增量,着力促进入学机会均等——
择校退烧,公平升温
“考卷一起出,上课一起上。”原来,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与二龙路中学是两所独立的学校。如今,两校学生统一编班。“二龙路中学100多名教师被整合进了实验中学的教研组。”二龙路中学语文教师杨艳芬说。
作为一个拥有2100万常住人口的超大城市和中国的首善之区,北京教育改革的一举一动备受瞩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教育系统从优化供给结构发力,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从取消“共建”、计划入学、严格监管到九年一贯对口直升、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逐年递增到50%且一般初中校提前3年“校额到校”,通过招生杠杆引导义务教育资源均衡的方式方法纵横交错、全面打通,“机会均等”正在推进并不断扩大。
截至2017年4月,北京共有中小学教育集团158个,逾80%的中小学通过纵向贯通、横向联手等方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重组。2016年,北京小学、初中就近入学比例分别达94.5%、90.68%,创下历史新高。
从“16种择校方式”到就近入学逾90%
“择校热”,在北京曾有多热?3年前,有家长这样总结北京的“小升初”:共建、占坑、奥数……足足列出了16种。
“高烧”背后,是盘根错节的利益格局,敢不敢向权力开刀,则成为能不能给择校“退烧”的关键。“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一定会触及一些群体的利益。但如果我们瞻前顾后,不敢碰硬,不敢打破利益格局,改革必然难以取得突破,只会引发群众更大的不满,最终不利于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一针见血。
怎么破局?北京鲜明提出,要以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大和重组为杠杆,撬动公平与均衡问题的突破,推动破解无序择校的顽症;以入学改革和考试评价改革为杠杆,撬动素质教育与减负问题的突破,带动首都基础教育在更高起点上促公平、提质量、增活力。
蓝图渐渐清晰。2014年,北京铁腕取消“共建”,特权入学的重要通道被堵住。同时祭出15条“禁令”,严禁学校违规提前招生和点招学生,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奥数考试成绩、奖励、证书等作为学生入学的依据,名校“掐尖”的念头被遏制。
小升初“拼娃”,孩子为什么这样苦?很大程度是因为迎合名校“掐尖”,被绑在了“特长生”的战车上。为了规范特长生入学,一场阻击战步步展开:2014年,大幅缩减体育特长生招生计划;2015年,减少市级的艺术、科技类比赛,让特长生培养降温;2016年,要求“小升初”各区招收特长生应降至招生总数的5%以内;2017年,要求“小升初”各区招收特长生应降至招生总数的4%以内……
“北京教育改革最大的变化是实现了就近入学,破解了持续十几年让人无奈又悲观的‘小升初’乱象,这非常了不起,可谓力挽狂澜。”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表示。
“多校划片”落地,“过道学区房”被禁
“我家现在对口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可要是今年6月30日之后才拿到房产证,同样的房子,将对口樱花园实验学校、人大附中朝阳学校、对外经贸大学附小3所学校。”家住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北里的王女士告诉记者。
“往年仅有个别片区、学校‘多校划片’,今年北京参与‘多校划片’的学校数量和区域大幅增加,包括西城、东城等热门区的热门校。”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道理很简单,如果一个房子不再与热点校“一对一”,还会被炒作得“价格上天”吗?
“过道学区房”也被点中“死穴”。“今年3月,北京市教委会同市规划国土委、市公安局等部门,明令强调过道房一律不能办理不动产转移登记、不准上户口、不作为入学资格。”北京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些区的要求甚至更加严格,如海淀区教委提出,“租住违法建设房屋、办公用房、地下室、多人合租等情形,违反国家和北京市房屋租赁规定租住转租的公租房、保障性住房、军产房等情形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同时,“一套房产6年内只满足一个符合条件的儿童入学”,也成为部分区的惯例。
“买了房子不去住也不再可行”,该负责人强调,今年,北京市强化部门联动审核,区教委联合街道、公安、学校等相关部门共同审查入学资格,“重点对过道房、车库房、空挂户等情况进行核查,凡不符合实际居住条件的,均不得作为入学资格条件”。
“多校划片”在很多区迈出了实质步伐。在朝阳区,以今年6月30日为限,当日之后取得的不动产权证书所对应的实际居住地址,将不再只对应一所学校;在丰台区,以今年9月1日为限,购置“二手房”的房主,其子女将逐步通过多校划片派位方式入学;在西城区,符合入学条件的单位集体户籍适龄儿童、按本市户籍对待适龄儿童、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根据学校学位情况,通过多校划片方式在全区范围内派位入学……
如果面临“多校划片”,孩子将会“摇号入学”吗?对此,北京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一种误解。“多校划片的实质和操作方式是统筹两所及两所以上的学位资源,包括优质资源,根据个人需求和志愿进行统一公平分配。对完全符合学校单校划片条件的,依旧采取‘单校划片’;不完全符合、入学条件不完全具备,应当就近入学的,实施多校划片。”那么,什么叫“不完全具备”?该负责人解释说,这将由各区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办法。比如,随着学位逐渐饱和,对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的要求和审核将越发严格。
如何保障学区划分透明、电脑派位真实可信呢?记者了解到,从今年起,北京统一使用市级“小升初”派位系统,每名学生的入学途径将被精准监控。
城区即将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校
治理“择校”,如同大禹治水,有堵还要有疏。从老百姓不能“择校”,到老百姓不想“择校”,其间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久久为功。
“就是要通过加强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调整和分配,引导资源过于集中的学校扶持资源薄弱的学校,使生源、师资、教育经费投入等重要资源配置指向教育公平、均衡。”北京市教委副主任李奕指出。
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北京各区各有高招:海淀区在北部筑巢引凤,新建了一批名校分校,在南部通过教育联盟,让优质校整合薄弱学校,快速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东城区推行“学校深度联盟”,由名校牵头组建教育集团,通过干部教师跨校交流、以街道为单位划分学区等方式,进一步平衡校际差距;丰台区以龙头校为主组建教育集群,构建集群内学校既自主又合作的“1+N”教育共同体,推动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一些教育资源相对薄弱的区,则把目光投向主城区。通州将与东城、北师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交流、跨区选课和战略研究、质量监测;怀柔、延庆继续与主城区优质校“手拉手”,怀柔所有学校与西城区优质校对接……从2012年至今,北京相继建成了65所城乡一体化学校,有力地推动了主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向远郊区辐射。
近年来,北京传统优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峰”继续增高,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地区的“谷”加速抬升:通过学区制、教育集团、集群等方式增加优质学位,横向扩展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新建九年一贯制、对口直升、名校名额分配等方式,纵向贯通学段,供给公平入学机会;通过整合基础教育、职教、高教及社会资源,联手中小学与高校、教科研及社会机构,跨界协同创新、催生新型优质校。
记者注意到,2017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意见中,“市级统筹”首次亮相,“两三年内城六区新增一批优质学校;支持城六区帮助远郊区一批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具体而言,2017年,城六区每个城区至少选3所普通校和优质学校合并或集团化办学;两三年内,在城区新增25所优质小学或九年一贯制学校,把辖区内最薄弱的学校并入优质教育集团或与优质校深度联盟。2017年,城六区还启动支持近郊、远郊区办学,帮扶15所薄弱校,城近郊区、重点项目和人才密集地区也将新建10所优质学校。
先做大“蛋糕”,再分好“蛋糕”。“北京市在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上取得了显著成效,探索出了一条适合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道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评价道。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学校 优质 教育 北京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