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中国书法史上的“父子书法家”
书法,作为中国的一门极其重要的艺术形式,已传承两千多年,兴盛不败。在这个传承过程中,有诸多“父子书法家更为中国书法史写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中国书法史上的“父子书法家”!
一、 东晋“二王”
父亲王羲之&儿子王献之
父亲: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东晋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可以说是中国最伟大的书法家。其书法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其子王献之,也是影响深远的大书法家,合称“二王”。王羲之书法如下:

儿子: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东晋著名书法家、诗人,为书圣王羲之第七子,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攻草书隶书。他自小跟随父亲练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自创新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书法如下:

二、 “大小欧阳”
父亲欧阳询&儿子欧阳通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湖南人,唐朝著名书法家,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书法完美参合了六朝碑书,司以说是广采各家之长,严谨工整,四面俱备,八面玲珑,气韵生动,恰到好处,被称“唐人楷书第一”。书法如下:

儿子:欧阳通(公元625-公元691)唐代大臣、书法家。字通师,汉族,欧阳询子。早孤,母徐教以父书。工楷书,书得父法而险峻过之,父子齐名,号“大小欧阳”。传世作品有《道因法师碑》等,欧阳通工于楷,尽得父法。晚年颇有矜重,以狸毛为笔,覆以兔毫,犀象骨做管。书法如下:

三、 盛唐二主
父亲唐太宗&儿子唐高宗
父亲:唐太宗李世民(599—649),是高祖要渊次子,是唐朝第二位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身体力行倡导书法,促使唐代书法成为我国书法史上辉煌的一页。书法初师承于隋之书家史陵,又经常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等切磋书艺,后钟意于王羲之。善行草,传世作品有《晋祠铭》、《温泉铭》。书法如下:

儿子: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字为善,唐朝第三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其母为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嫡三子。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即位于长安太极殿,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本人善书法。书法如下:

四、 北宋“大小米”
父亲米芾&儿子米友仁
父亲:米芾(1051-1107),初名黻,后改芾,字元章,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书法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米芾对书法的分布、结构、用笔,有着他独到的体会。他把裹与藏、肥与瘦、疏与密、简与繁等对立因素融合起来,作品酣畅淋漓。代表作有《多景楼诗》《虹县诗》《研山铭》》等。书法如下:

儿子:米友仁,北宋书法家米芾的长子,深得宋高宗的赏识。父子二人有“大小米”之称。早年以书画知名,北宋宣和四年(1122)应选入掌书学,南渡后备受高宗优遇,官至兵部侍郎、敷文阁直学士。工书法,虽不逮其父,然如王、谢家子弟,却自有一种风格。书法如下:

五、 北宋“三苏”
父亲苏洵&儿子苏轼、苏辙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四川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书法如下:

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他和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诗文称著于世,世称“三苏”。他的书法从“二王”,颜真卿,柳公权,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杨凝式各家吸取营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努力革新,重在写“意”,寄情于“信手”所书之点画。书法如下:

儿子: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汉族,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不仅在诗文创作方面才华横溢,而且其书法也颇有造诣。其书法运笔结字与其兄苏轼颇为接近,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传世墨迹有《雪甚帖》、《雪诗帖》、《车马帖》、《晴寒帖》等。书法如下:

六、 赵氏父子
父亲赵孟頫&儿子赵雍
父亲:赵孟頫元代书画家、文学家。字子昴,号松雪道人,湖州人。宋太祖子秦王德芳的后裔。自幼聪明,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操笔立就。宋灭亡后归元封魏国公,谥文敏。精通音乐,书画尤为擅名,篆籀分隶真草书俱佳,以真书、行书造诣最深、影响最广。 书法如下:

儿子:赵雍,字仲穆,赵孟頫之子。生年不详,约卒于1360年,以父荫入仕,官至集贤待制、同知湖州路总管府事。绘画有父风,兼工书法,真、行、草书承家学,其书有“精妙”之称。书法如下:

七、 大清“二梁”
父亲梁诗正&儿子粱同书
父亲:梁诗正(1697—1763),清朝大臣。字养仲,号芗林,又号文濂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探花,官至东阁大学士,卒谥文庄。书法初学柳公权,继参赵孟頫、文徵明,晚师颜真卿、李邕。著有《矢音集》。其子粱同书亦是大书法家。书法如下:

儿子:梁同书(1723~1815),字元颖,系大清名臣梁诗正之子。博学多闻,尤以书法驰誉,梁同书擅长行楷,最初学习颜、柳笔法,中年则用米芾之法,晚年人变化自然之境,负盛名60年而不衰,求字者络绎不绝。他喜用长锋软毫,蘸墨饱满,运笔快速,并认为锋长则灵,软毫则遒,墨饱则腴,笔快则意出。梁同书书风娴熟,字体俊迈洒脱,不假修饰而自有一种娟秀之态。书法如下: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国书法史 父子书法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