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南京将建首家碑刻博物馆 将有重量级碑刻展出
目前,六朝古都南京有案可查的碑刻500多件,从汉代至民国,每个时期的都有。不久的将来,一个以碑刻为主题的博物馆将定址“文物富矿”西善桥,与改造升级后的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形成双馆合一的“南京碑刻博物馆·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杨新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双馆已完成项目立项前的最后一轮论证,预计年后可启动展馆、展陈大纲设计等。

碑刻·探访
这里集结了49件碑刻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席地而坐、稽康正忘情地抚琴、阮籍把手指放在嘴边像是在吹口哨、山涛手执一酒碗准备畅饮……“国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复制件,被嵌在西善桥文化中心的一面墙上。和《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复制件一起被嵌在墙上的,还有10多件墓志铭,组成墓志铭碑廊。这些墓志铭、墓盖,都是近些年西善桥出土的。其中,国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是上世纪60年代在南京西善桥一座东晋王陵内出土的。
除了墙上的,院落内也堆放着各类碑刻,有的被罩上玻璃罩,有的被镶嵌在一个底座上。碑刻的内容、材质不尽相同,放眼看去,让人有一种进入“碑林”的感觉。这些碑刻的质地或是汉白玉,或是青石,充满古朴气息。
“我们这里汇集的墓碑、墓志盖居多,一共49件。这些碑刻都是拆迁、考古以及文物征集而来。”西善桥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
南京需要碑刻博物馆
西善桥街道地处南京市西南,是南京的“文物富矿”。2012年,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这也是南京首个街道级博物馆。
由于要建一条市政道路,博物馆面临拆迁和搬家,于是西善桥街道给博物馆谋划新址,拟将岱山保障房片区规划中的社区配套用房置换出来,建设博物馆。有丰富的碑刻藏品,又有相对合适的场地,打造“南京碑刻博物馆”的想法由此而生。“在2006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显示南京有案可查的碑刻有500多件。”中国古都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杨新华曾是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年在文物普查的基础上,他们编辑出版了《南京历代碑刻集成》,书中共收录236幅碑刻拓本,并附有释文。“如果说,史料文献是人们和古人对话,了解南京历史的一扇门,那碑刻是了解历史的另一扇门,和历史文献相互补充和印证。”杨新华说,南京需要一座碑刻博物馆,不仅是填补空白,更是打开公众了解南京文化的另一扇门。
中国明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南京大学教授范金民也表示:“碑刻博物馆建成后会成为各界研究南京碑刻文化的中心,成为展示传播南京历史文化遗产的典型。”
馆址选好,将落户岱山
“南京碑刻博物馆·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什么时候开建?怎么建?10月25日,现代快报记者实地探访发现,筹建中的博物馆临街,4层楼。由于还没有交接,现场有些冷清。
据雨花台区文化局局长朱向东介绍,“南京碑刻博物馆·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目前已完成项目立项前的最后一轮论证,筹建中的博物馆面积约4000平方米,一楼为碑刻博物馆,二楼为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本月底,西善桥文化中心对碑刻进行拓片以备用。如果立项很快通过,将进入下一个环节:预计年后请专业设计团队对展馆、展陈大纲进行设计。
南京碑刻博物馆将展示什么?杨新华透露,西善桥文化中心院子里的碑刻全部会在碑刻博物馆展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考虑通过借展、拓片等形式,展出一些重量级的碑刻,“到时候,每一块碑都尽可能地附上实物所在地的原生态照片,附上牵涉到碑以及碑主人的故事、传说、诗词歌赋,杜绝仅标注名称、年代、作者。介绍一处风景、解读一段历史、朗读一篇美文,引导观众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历史文化,长见识。”
若有碑刻,致电文物部门
南京出土的碑刻最早可以追溯至汉代,不巧的是,这件在溧水发现的碑刻作品目前属于“失踪”状态。目前,还有很多碑刻作品同样散落在民间,等待被发现。它们有的也许“藏”在哪户居民家中不起眼的地方,平时也不会被人注意;有的可能遗失在土里,只留一个碑角,被误认为普通石块;还有的也许因为风吹日晒,分裂成了碑刻碎片,成了压“咸菜”的一把好手……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广泛征集散落在民间的碑刻文物,如果鉴定完成,可以一起入住“南京碑刻博物馆·西善桥历史文化博物馆”。也就是说,如果你家有这样的物件,可以联系相关文物部门进行鉴定,说不定它就是“碑刻博物馆”正在征集的碑刻文物之一。
剧透·看点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 砖画:1500年前的欢宴图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魏晋人物画实物,1960年在西善桥的一座东晋王陵内被发现。这幅1500年前的砖画,描绘了一幅欢宴图,画面上8个人席地而坐,各具风采。
砖画上的人物造型丰富,线条圆润灵动,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和艺术提供了可靠而翔实的资料。目前,这幅砖画藏于南京博物院,它的复刻本将在“碑刻博物馆”与公众见面。
英山侯於显墓志铭碑:明初重臣,朱元璋的亲家
西善桥地区聚集了六朝以来大批的古墓葬。明代英山侯於显墓志铭,就是2011年4月在西善桥一带被发现的。於显是明初重臣,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投奔朱元璋,他东征西讨、远洋抗倭,屡获擢升。除了君臣关系,朱元璋和於显还有一层关系——儿女亲家。洪武十七年(1384年),朱元璋第八子、潭王朱梓娶於显的女儿为妃。不过,这桩亲事后来给潭王朱梓带来杀身之祸。
编辑:杨岚
关键词:南京将建首家碑刻博物馆 南京建首家碑刻博物馆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