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参政议政 参政议政
三地民革基层组织牵手 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本报保定讯 10月28日至29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民革基层组织联合举办了交流学习活动,并签署了《友好支部共建协议》。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即将进入关键阶段。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交通网络系统,推动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不但经济要协同发展,作为文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法律与京津冀一体化更应共同发展。
为深入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结合民革中央“发挥优势,联结特色,找准切入点,打造新亮点”的工作思路,丰富调研形式,重视论证研究,强化人才支撑,进一步加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精神,来自民革北京海淀区法律专委会、海淀区十一支部、通州区工委筹委会、天津南开区经济支部的基层党员与民革保定市企业总支、保定法律工作委员会共计50余名党员在河北保定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交流学习活动。
会上,首先学习了中共十九大的相关精神,各基层支部就各自组织学习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交流。随后,京津冀三地支部根据参会党员的工作领域和专业特长进行分专题研讨。
在促进京津冀法律服务联动方面,为集聚民革组织法律专业人才,充分发挥三地党员法律服务专业优势,服务于法治中国、服务于京津冀一体化、服务于参政议政,更好地行使民主监督职能,来自三地从事法律工作的十几位党员,共同就京津冀地区法律诉讼案件增长、三地法制建设差异等情况进行了讨论,大家为共同发展“京津冀一体化”以及“建立京津冀民革基层组织法律服务信息共享平台”提出很多建设性想法及建议,并形成了初步的合作协议。下一步将首先尝试在与会的五个基层组织试行建设信息共享平台,待探索完善后再行推广。
在参政议政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三地民革党员结合十九大提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精神,就开展创新民革基层组织活动、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作用,交流了各自的基层组织建设经验,并就天津南开区经济支部提交的几份调研课题报告进行了讨论,包括《关于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产业招商、产业升级相结合的建议》《重视品牌建设、提升老字号、创建新名牌》《开发旅游资源、繁荣三地经济》《中小学校舍安装新风净化系统办法初探》《法律方面京津冀如何协同发展的初步建议》等,下一步将结合会议讨论意见,在适当的时候组织联合实地调研活动,进一步完善调研报告、形成调研成果。
活动期间,党员们走访了位于容城县的“中关村北服时尚产业创新园(容城)示范基地”暨“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高校联盟”,学习京津冀三地优势互补、吸引中高端产业聚集的成功经验,并由荣城县民革党员马国东介绍了雄安新区的建设情况及未来的展望。党员们纷纷表示,将继续加强学习、深入实践,为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本次交流学习,五个基层组织确定结为友好支部,签订了《友好支部共建协议》,今后在更多专业领域加强合作,配合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积极发挥民革基层党员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等作用。
本次活动的顺利举行得到了民革保定市委会的大力支持,民革北京市委会副主委程静、海淀区工委主任兼通州区工委筹委会主任石军参加了活动。(王耀辉)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民革 京津 基层组织 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