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要闻 要闻
满足新需要 回应新期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题:满足新需要 回应新期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系列述评之五
新华社记者赵文君、齐中熙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的十九大报告立足于新时代发展的新使命,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着力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把握新矛盾新变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辨明历史方位,才能把握发展大势,紧扣人民需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以前旅客总是大包小包,肩扛手拖,红白蓝的编织袋随处可见。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编织袋变成了拉杆箱。旅客的需求从‘走得了’变成要‘走得快’、‘走得好’。”十九大代表、闽运福州客运北站服务组班长陈萍在交通运输一线工作了21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老百姓生活和出行上的变化。
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说,从原来讲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从解决“落后的社会生产”问题到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让我感到无比振奋,责任重大。十九大报告关于乡村建设和发展、生态建设和绿色发展的论述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十九大代表、四川成都蒲江县西来镇两河村党支部书记姚庆英说,两河村开展乡村建设和发展,一定要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的前提下,保持乡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设一个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示范乡村。
“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什么是“美好生活”?十九大报告给出了答案,“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报告中提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说明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今后的改革发展就会抓住什么、推进什么,更好地把增加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九大代表、中国中铁一局高级技师白芝勇说。
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快速发展,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正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随着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百姓也不再满足于吃饱穿暖,对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加强烈,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及时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天勇说。
顺应新时代新期盼,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担负起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要牢牢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湾村一户不脱贫,我坚决不撤岗。”十九大代表、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扶贫工作队副队长余静说。对于三年内完成大湾村全部脱贫的目标,余静告诉乡亲们,要开动脑筋,寻找长效可持续的脱贫产业,这样才能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以前,我们码头装卸公司发展主要靠汗水经济,工人挣的是辛苦钱。如今,在物流、商贸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深度融合的港口现代物流体系中,我们都靠‘两个脑子’干活,一个是‘人脑’,另一个是‘电脑’。”十九大代表、山东省青岛港码头装卸工皮进军说,新时代的港口工人赚的是能力钱,要真正成为新时代的产业工人。
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十九大报告在论述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时,强调要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挖煤不见煤,发电不冒烟。”走进山西同煤塔山循环经济园区,高耸的储煤仓、蓝白相间的密闭皮带运输走廊、整齐划一的工业广场……目力所及,看不到一点“煤黑”色。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管委会主任杨天斌说,五年来,园区实现了矿区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的双赢并进。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要勇于直面新时代条件下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杰说,要通过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化解不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差距问题。
开启新征程新任务,撸起袖子加油干
进入新时代、遵循新指南、实施新战略,最终要落到新作为上。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将美好蓝图化为现实。
“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十九大报告向人民做出庄严承诺。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更好发挥党的领导这一“主心骨”——
五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
好政策关键是要有好落实。党员干部是党的政策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坚定执行者,也必须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头人。“做党的政策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让群众共享脱贫红利。”十九大代表、贵州省盘州市淤泥乡岩博村村支书余留芬一回到家乡,就忙着给群众宣讲十九大精神。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要在苦干实干中勇于创新、善于创新——
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既要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同时也要与科技创新结合起来,讲好中国企业自己的品牌故事。”十九大代表、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耀说,在当前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唯有创新能够引领企业不断攀登。
“从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到管理创新,多个方面依靠创新因素。”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这个矛盾,必须要依靠高质量的发展,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法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等多个方面着手。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要汇聚13亿多人民的磅礴力量——
带着党中央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部署,十九大代表吴书香回到了扎根9年的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官立堡村。“要以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标准要求自己,和乡亲们一起干出美好乡村。”吴书香说,在基层工作,越干越有劲、越干越自信、越干越有获得感。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贯彻落实十九大谋划的目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人们坚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生活,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深入贯彻落实 十九大精神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