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一个月近900人死于枪击 拥枪给美国带来安全了吗?
中新网11月6日电(齐君) 综合报道,美国拉斯维加斯枪击案过去仅仅1个月,5日在得克萨斯州南部再次发生枪击事件,目前已造成至少27人死亡、多人受伤。这起事件也很可能将美国本已备受争议的持枪问题再次推上风口浪尖,而这块仿佛总是不能愈合还被不断揭开的“伤疤”也日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顽疾。

【一个月内近900人死于枪击】
根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汇编的数据显示,从10月1日的拉斯维加斯枪击事件算起,10月发生在美国的枪击事件共导致896人死亡,1990人受伤。
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机构2010年发布的数据,美国的枪击杀人率比其他发达国家高了25.2倍。皮尤中心的民调显示,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宣称自己持枪是为“自卫”,但美国大部分涉枪死亡事件都是因无意中扣动扳机而丧生。美国的涉枪自杀事件也比其他发达国家高了八倍。
此外,美国的枪支数量和人均持枪数也是全球最高的。根据美国司法部2009年的一份报告,美国人手中的便携式枪支数量约为3.1亿支,远超第二名印度的4600万支;而据皮尤研究中心在今年年初的一项民调显示,41%的美国民众持有枪支,或生活在一个拥有枪支的家庭里,多达66%的美国枪支持有者表示自己拥有不止一把枪。

【利益矛盾:雷声大雨点小】
近年来,随着美国枪支泛滥并产生大量社会问题,美国民众对于控枪的呼声也是水涨船高,但尽管如此,对于枪支的声音仍然是各执己见,无法达成统一。
根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和咨询公司Morning Consult在拉斯维加斯枪击案后进行的联合调查结果显示,约64%的美国人赞成严格的控枪法律,包括检查携枪者的履历,对美国人可以携带武器的地方加以限制,禁止给武器配置各种套件,其中包括可使枪支连续射击的组件。
虽然美国民众对控枪的热情越发高涨,但关于控枪相关的立法却进展缓慢。前任总统奥巴马在8年任期内一直试图加强枪支管制,却收效甚微。他多次在国会推动更严格的控枪法案,都没取得成功。无奈之下,奥巴马只能绕过国会以行政令的方式推动改革。2016年12月,奥巴马曾颁布法规旨在禁止精神病患拥枪,但该法案在2017年2月被国会废除。
由此可见,美国民意的控枪与政府的“慢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据美国民意调查机构拉斯穆森报告(Rasmussen Reports)的民调结果显示,74%的美国人认为,政客提出美国枪支管制问题仅仅是出于自身政治利益。

【事与愿违:该控枪还是拥枪】
据此前报道,美国控枪问题有如下几大“拦路虎”:
美国全国长枪协会(NRA):该协会不仅在美国政界投资以便能够对绝大多数加强管制枪支的提案施加影响,还广泛投资于教育项目、枪支设备、会员活动、提供赞助、法律宣传和其他相关的活动,以不断培养自己的“人气”,该协会目前会员数量超过500万,每每在控枪法案投票时通过游说使其“流产”。
政治因素:根据美国法律规定,参议院要想通过法案,必须得到总数100名参议员中的60票支持,而不是过半数支持。这也为相关拥枪团体使法案“流产”提供了游说的机会。此外,由于参议院多数席位均为拥枪的议员,因此即使控枪法案在众议院获得通过,参议院仍然是一个很难跨越的障碍。
民意:在很大程度上,美国拥抢现状难以改变,与美国的持枪文化有关。两百多年来,枪支于美国,已犹如汉堡包、热狗,是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次发生枪击案后,社会对控枪的呼声此起彼伏,但这种呼声缺乏持久力。而拥枪的人群往往态度坚决,一次又一次将社会上的控枪情绪压下去。
因此可以看出,美国“枪支之战”虽由来已久,却始终作为社会的顽疾成为挥之不去的阴影,何时能够解决好“控枪保稳定”和“拥枪保安全”的矛盾也是社会能否取得最终胜利的关键。(完)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一个月 近900人 死于枪击 美国


国博举办新年迎春书画展
英国议会下院将对“脱欧”协议替代方案进行辩论
大熊猫宝宝迎新春
“中国红”海外闪烁 庆春节年味正浓
日本东京:寒冬时节赏“繁花”
故宫完成珍宝馆二期改陈 即将对公众开放
2019西安城墙新春灯会亮灯
走进第64届布鲁塞尔古董艺术博览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