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习近平出访越南老挝>评论解读 评论解读
携手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越南岘港11月10日电题:携手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
新华社记者毛鹏飞 刘天
为期两天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10日开始在越南岘港举行。会议将就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亚太自由贸易区、加强地区互联互通等方面开展务实讨论。各方期待,这场盛会能够凝聚共识,为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力。
在2013年的APEC巴厘岛会议上,中国提出构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路线图。作为亚太地区层级最高、领域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经贸合作机制,APEC无疑是践行亚太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平台。
三年前,习近平主席在APEC北京会议上提出“共筑亚太梦想”的蓝图;三年来,亚太成员共同批准亚太自贸区路线图,如期完成集体战略研究,继续推进落实互联互通蓝图……中国方案不断催生发展新动力,中国发展不断惠及亚太地区人民,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的步伐正在不断向前。
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要摒弃零和思维,坚持合作共赢。当今的亚太是一个多元的大家庭,各经济体之间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在世界经济充满挑战的当下,亚太经济也面临诸多现实和潜在风险,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唯有秉持合作共赢的精神,推进一体化建设,才能营造健康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要坚持开放包容发展。开放是亚太经济的生命线。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一体化遭遇逆风、区域经济合作碎片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更高水平的开放,亚太的抉择牵动全球目光。
当前,新的区域自由贸易安排不断涌现,亚太要最大程度增强自由贸易安排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反对保护主义,提高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
带头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取得实质进展……中国一直致力于打造更为开放包容的亚太经济。中共十九大报告再次郑重承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要走共商共建共享之路。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是伙伴相处之道。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是国与国交往之道。世界上的事应由各国共同商量着办,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确保共同安全,是实现亚太地区长治久安、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是APEC进程的坚定支持者、参与者、贡献者。中方也期待APEC岘港会议在共同维护亚太开放发展的大方向、共同挖掘亚太发展新动力、共同勾画未来合作新愿景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果。
作为亚太大家庭重要一员,中国愿同所有成员同心协力,共建亚太命运共同体,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完)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亚太命运共同体


英国鸣礼炮庆贺小王子诞生
史上首位虚拟球童诞生 患病小球迷实现梦想
土耳其5.1级地震已致39人受伤
3名中国游客在埃及北部车祸中遇难
雅典市出任“2018年世界图书之都”
马克龙展开访美行程
我国首次深海考古调查发现第一个文物标本
多伦多市政广场降半旗悼念汽车撞人事件遇难者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