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沸点 沸点
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让科学家来告诉你
今年是冷冬还是暖冬?让科学家来告诉你
人民网北京11月12日电(记者 杨迪) 一年一度的冬天伴随阵阵冷风如期来临,13日至14日,又有一股弱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华北、东北、黄淮等地将出现4~6℃、局地8℃降温;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中北部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局地有大雪。
大家会不会觉得,好冷呀,今年应该是冷冬吧?
但是气象科学家说,通过前期的分析来看,预计今年还将是偏暖的。
冷冬或暖冬是怎么预测出来的?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王永光对记者说,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消息,未来数月可能发生弱拉尼娜现象,从一般规律来看,拉尼娜年我国容易遭遇“冷冬”。但是,去年国内外很多组织预测的弱拉尼娜现象实际上并未发生。
先给大家科普一下“拉尼娜”是啥:拉尼娜的字面意思是"圣女",是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面温度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从20世纪初到1992年期间,拉尼娜现象共发生了19次。
通常,在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较30年平均状况偏低超过0.5℃,且持续6个月才能构成一次拉尼娜事件。去年曾经有几个月偏低甚至超过0.5℃,但并未持续6个月,因此不算发生了拉尼娜事件。
王永光告诉大家,今年的模式预报和去年很类似,冬季可能会达到一个冷的峰值,甚至也会发生一次弱的拉尼娜事件。但是综合分析来看,也有可能只发生一次像2016年一样的冷水的波动,并不形成事件。
总的来说,通过前期的分析来看,预计今年还将是一个偏暖的情况,京津冀、长三角等地雾、霾情况可能较多,还是要加强防范。
为何暖冬会觉得冷?
2016年1月下旬,我国曾遭遇过一次“霸王级”寒潮事件,当时内蒙古额尔古纳、河北张家口、山东青岛、上海浦东、江苏淮安、浙江永嘉、福建福州、广东珠海、广西防城港、四川什邡、云南屏边等76个站点突破当地建站以来最低气温历史极值。降雪范围甚至直抵两广沿海地区,创下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1951年以来)的最南界。
然而冬季结束后,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和2016年冬季是偏暖的。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感觉前两年挺冷的,气象部门还说是暖冬呢?
“整个冬季偏暖,并不表示3个月都偏暖。”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告诉记者,气候是两个参数描述,一个是平均温度,一个冬天,90天的平均温度超过了多年的平均值,这就是暖冬,反之是冷冬,这是平均值的问题。同时还要用另一个极端事件来描述,发生在几天里,突然很冷或很暖,这就是极端事件,是短时间内发生的。
如果预测冬天是偏暖,意味着从总体来看是超过多年平均值,但并不表示在这个暖冬下不会有很强的冷事件和暖事件发生。除了上面的例子,还有2015年12月30日,北极气温一度超过0℃,比常年冬季的平均气温升高了30℃。
通常,人们对极端事件记忆更深刻,对平均气温就不容易记住,所以感受上可能会产生偏差。
气候预测如何助力防灾减灾?
先说说气候预测是什么,和我们平常每天能看到的天气预报区别大吗?
王永光称,气候预测实际上是研究未来某个要素,比如说气温、降水未来的演变趋势。根据过去气候平均值的偏差,来估计未来一个时段内,比如一个月或者一个季度,气温偏高还是偏低?降水偏多还是偏少?从时间来看,有月、季、年的短期气候尺度,甚至更长的几十年、上百年的气候变化尺度,这区别于10天天气预报。
气候预测是怎样服务于国民经济,助力防灾减灾的?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忠富表示,气候预测关系到我国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在整个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工业需要节能减排。特别是农业,对气候变化最为敏感,农业上进行的综合布局、区域优化,种植制度的采用、品种的选用,防灾减灾预案的制定等等都和气候息息相关。因此,越早知道气候变化的趋势,对于防患于未然越有利。
编辑:秦云
关键词:冷冬 暖冬 拉尼娜


11500年历史人类遗骸在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中被毁
香港渡海泳在维港举行
“棉海”丰收时
天津地铁5号线开通试运营
台铁恢复单线双向行车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法国
法国政府完成重组
湖北恩施:设施农业正忙秋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