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读·榜样读·榜样
被小平同志“点”赞的“柜台明星”,永别柜台
1992年2月18日元宵节,邓小平同志来到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来到马桂宁的柜台。马桂宁有个外号,叫“财神爷”,因为他常去各商店进行服务示范,这些商店的生意会马上好起来,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外号。邓小平听了频频点头。后来,邓小平与马桂宁亲切握手、合影留念并从他手中购买了文具
11月6日,年近八旬的马桂宁去世。
马桂宁,一个对90后、00后稍显陌生的名字。而对他们的父辈、祖辈来说,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他是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明星营业员,多次当选全国劳模和上海市劳模。几十年来,他在小小的“三尺柜台”练就独具一格的马派服务技艺。他和邓小平同志的一次互动,更是被传为佳话。
为小平同志服务的“柜台明星”
1992年2月18日元宵节,邓小平同志来到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来到马桂宁的柜台。马桂宁有个外号,叫“财神爷”。他向邓小平解释,他常去各商店进行服务示范,只要示范后这些商店的生意会马上好起来,所以有了这么一个外号。邓小平听了频频点头。后来,邓小平与马桂宁亲切握手、合影留念并从他手中购买了文具。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市百一店是全国最大的百货商店,享有“新中国第一店”之称。马桂宁长期在呢绒柜台工作。市百一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人们找马师傅买布,他不用尺子,一点不差,人称“一看准”“一摸准”。2000年商店进行调整后,没布可卖了,马师傅被调去卖男士衬衫,照样看一眼就知道顾客适合什么样的衣服。
“我的追求就在‘三尺柜台’。”1938年5月出生的马桂宁,1973年12月到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工作,1984年10月入党。“他说过,作为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要为人民服务终生,他真的做到了。”马桂宁妻子、73岁的张玲玲望着遗像哽咽地对记者说。
结婚51年,张玲玲深知马桂宁对“三尺柜台”的热爱。年轻时,马桂宁几乎天天早出晚归,退休被返聘后也没停下来过。去世前的一段时间,即便是躺在病床上,他也不时问家人:“重整的市百一店开业了吗,拍点照片给我看看。”
“马派服务艺术”当年很“红”
在马桂宁柜台,每天都上演着“马派服务艺术”。
一次,一位女顾客看中一块淡黄底红黑格花呢,但实际上,她的年龄明显不适合穿。马桂宁不厌其烦地向她解释,并拿了一种咖啡底黑格子花呢,把两块料子披在她身上,让她照镜子仔细比较。这位女顾客最后选中了马桂宁推荐的料子,高兴地说:“还是你挑得好,要不买回去只能压箱底。”后来,这位顾客操办儿子婚事时,拿了1000元钱——当时是一笔巨款——来买料子,对马桂宁说:“只要你看中就行。”
他每天接待成百上千的顾客,不少顾客常常通过一笔小买卖的偶然相识,便与他一见如故,并带来许多“回头客”。这从平凡中升华的“非凡”,凝聚着马桂宁多年的辛劳和汗水、勤奋和刻苦,实在称得上是一门“艺术”。
作为营业员,顾客要什么就卖什么,理所当然。但马桂宁认为这还远远不够,他深有感触地说:“我们都在讲商业革命,但商业革命绝非仅指商店在硬件设施上的翻新和店堂装潢上的考究,其最核心的内涵是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为了接待好每一个顾客,马桂宁创造了“接一、问二、招呼三”的接待法:每当接待一名顾客,也抽空询问第二位顾客的要求,并向第三位顾客打招呼,使顾客感到暖意,产生亲近感。他又根据顾客的询问、需求、意愿、担心等心理状况,总结出“五帮助,五可以”,帮助算料,帮助解决急需用料,误算用料可退换,重复买或误买可以代售,买料后加工困难可以帮助解决等,处处使顾客感到方便、满意。他作顾客的参谋,运用比较法、疏导法、比喻法,让一些冲动型的顾客也能耐心挑选,选中最适合自己的衣料。
上海一家商店曾经搞了个小试验——把平时销售额不大或卖不掉的布料让马桂宁去卖。结果时间不长,顾客就在他柜台前排起了长队。
当师傅不当领导 五百徒弟遍天下
马桂宁终其一生,只守着“三尺柜台”,没有往商场的管理层发展。
据了解,马桂宁收过的徒弟在全国超过560个,除了商店营业员,还有民航、铁路的乘务员,银行、电信的服务员,医院的护士,学校的教师等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这些徒弟中,有一半是劳模,还有人大代表、三八红旗手、企业家等,90%是各级先进工作者。
在市百一店负责照相器材的营业员李惠麟,2000年师从马桂宁,他父母得知后非常自豪。马桂宁的“偶像”地位,可以用商业圈的一句流行语形容:“北有张秉贵、南有马桂宁”。
让李惠麟印象最深的是,拜师17年来,无论在商场工作还是一起出差,马师傅都会问一句“最近工作怎么样,有什么问题可以帮你吗?”李惠麟回忆,有一次师傅趁着中午吃饭时过来,看到徒弟在服务顾客,就先默默地站在一边,直到顾客离开后才很委婉地说:“小李,你看如果刚才咱们用这种方法,是不是会更好。”
在马桂宁家中,记者遇到了另一个前来吊唁的徒弟,中国移动上海九江路营业厅经理、全国劳模景伟娟。她红着眼眶告诉记者,2005年跟着马师傅学习后,马师傅经常抽空到营业厅进行现场指导。看到营业厅客流量大,就帮忙想办法缓解客户排队时间长的问题。
“马派服务”不过时 新零售需要“马桂宁”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有一段时期线下门店被视为“试衣间”,商场营业额也受到很大冲击,这影响着马桂宁的心情。
“虽然父亲觉得网购很方便,但他认为实体店还会再好起来,因为不管业态怎么变,好的顾客体验是根本,人与人的交流是不可替代的。”同样是上海劳模的马桂宁女儿马熙雯说。
事实上,经过前期的狂飙突进,一度火爆的电商也遭遇不少消费者“吐槽”,发展进入瓶颈阶段。部分领先的电商平台,近年已开始积极布局线下商场,用户体验成了零售创新中的关键词。由此可见,“马派服务”在新时期、在现代服务体系中也毫不过时。
马桂宁曾说过,服务无止境,千万不要墨守成规,要敢于创新,敢于超越,创造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服务特色,这才是最好的方式。真心真意为顾客服务,不只是个态度问题,更需要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用一流的服务技艺来支持。(龚雯、何欣荣)
编辑:刘小源
关键词:马桂宁 顾客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