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专职做淘宝12年卖家:“双11”让小商家有点尴尬
江湖草莽时代渐远,耕耘淘宝12年的卖家说——
“双11”让小商家有点尴尬
本报记者 孙杰
从大二学生时代算起,郑笑凡已在淘宝平台上驻守了12年。伴随着淘宝平台一路从小到大,她的护肤品店铺也从千千万万个小商铺中脱颖而出,成长为有些规模的淘宝旺铺。而已经历过多年“双11”的她认为,“双11”让小商家陷入一种尴尬。
毕业后 专职做淘宝12年
对于一年一度的“双11”,郑笑凡并没有太多兴奋,如同往常,她隔两三天才到郊区的办公室转转,看看店铺运营情况。郑笑凡的淘宝店叫“三金冠巫婆大大的美肤沙龙”。
从2005年开店算起,郑笑凡的店铺至今已经营12年。当时,电商对很多人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淘宝也仅是一个成立两年的小平台。
郑笑凡那年还在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读大二,由于喜欢买东西,就注册了一个淘宝账户,同时也把闲置的东西拿到淘宝上卖。之后,她又做起了赚价差的护肤品代发,半年多时间赚了一万多元钱,攒下几十个客户。大学毕业前夕,郑笑凡决定把淘宝当成自己的第一份职业。
于是,她拉上自己的男友(现在的丈夫)、一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毕业生一起专职在淘宝上开起了“夫妻店”。
刚毕业那两三年生意清淡,一个客服都没有,每天24小时就是卖货,跟顾客聊旺旺。由于店铺全靠俩人打理,客服、进货、理货、发货,每天忙到大半夜,有时连饭都没空吃。后来生意越滚越大,好时每天有几百单。
2011年,两人决定雇人,把自己从繁琐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同时租库房,引入流程化管理,店铺变得越来越正规。生意最好时,光运营的员工就有20人。
平台正规化 小商户需改变
淘宝成为一种“现象级”平台的背后,是因为其聚集起了成千上万的大小商家。而与此同时,假货泛滥也成为淘宝难以抹去的标签。
在郑笑凡的印象中,大约从2013年、2014年开始,明显感到淘宝抓产品和店铺的正规化,一些店铺随之关张。2015年开始,为了推进正规化,平台甚至有点“刁难人”的意思,进而出现了更多的关店。
在她看来,这在情理之中。因为与天猫店相比,像这种个人小商家,平台是不能强制收费的,能给阿里巴巴带来的收益不多。此外,淘宝平台有假货存在是难以回避的。
于是,很多卖家就陆续从淘宝上消失了。有些人转型,拿着赚到的钱去做别的生意了;有的人觉得赚够了,就不做了;还有些人生意越来越差,就接着去上班了。
也就是这三四年,郑笑凡的产品全部取得品牌授权,让店铺正规化。“不可能老赚擦边球的钱,早晚得正规起来。”
套路深 “双11”渐成鸡肋
领红包、红包膨胀、翻倍、满减、跨店减……“双11”这段日子,“剁手党”们纷纷感慨,商家套路越来越深。
郑笑凡记得,2009年,“双11”还是个非常小型的活动,大概只有二三十家天猫店参与,但特别实在。“刚开始前两年,好像都是直接打五折,没有任何猫儿腻,也不需要你去计算,到点了,拍下来就完事儿。”
“如今完全变味儿了。”她觉得需要无数个步骤抢红包,还要转发朋友圈,有点强行社交的意思,最终算来算去,也没便宜几块钱,但捆绑消费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
“可能没有商家愿意搞这种活动。”在她看来,现在一到10月20日左右,很多天猫店的商品就不能卖了,只能交订金,等到“双11”零点开场,也就是说,这20天的生意,在为那一天准备。而对郑笑凡这种淘宝小商家来说,“双11”前没有被强制参加,却面临着流量可能被截的局面,如按照品名搜索,很可能会搜不到,店铺交易量也会大受影响。
她认为,“双11”让小商家陷入一种尴尬。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淘宝 双11 小商家



中国制造助力孟加拉国首条河底隧道项目
澳大利亚猪肉产业协会官员看好进博会机遇
联合国官员说叙利亚约117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
伊朗外长扎里夫宣布辞职
中国南极中山站迎来建站30周年
联合国特使赴也门斡旋荷台达撤军事宜
以色列前能源部长因从事间谍活动被判11年监禁
故宫博物院建院94年来首开夜场举办“灯会”
法蒂玛·马合木提
王召明
王霞
辜胜阻
聂震宁
钱学明
孟青录
郭晋云
许进
李健
覺醒法師
吕凤鼎
贺铿
金曼
黄维义
关牧村
陈华
陈景秋
秦百兰
张自立
郭松海
李兰
房兴耀
池慧
柳斌杰
曹义孙
毛新宇
詹国枢
朱永新
张晓梅
焦加良
张连起
龙墨
王名
何水法
李延生
巩汉林
李胜素
施杰
王亚非
艾克拜尔·米吉提
姚爱兴
贾宝兰
谢卫
汤素兰
黄信阳
张其成
潘鲁生
冯丹藜
艾克拜尔·米吉提
袁熙坤
毛新宇
学诚法师
宗立成
梁凤仪
施 杰
张晓梅


